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青島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公報發布后,青島廣大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認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這次全會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必將產生重大深遠影響。大家紛紛表示,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結合起來,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奮力“打頭陣、當先鋒”,團結一心、奮力拼搏,只爭朝夕、苦干實干,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力量。
乘勢而上,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放在首位的是“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也是青島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的關鍵階段。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為國家和地方編制‘十五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想指南。”市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處處長任方杰說,作為市“十五五”規劃編制組的一員,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及《建議》精神,切實把黨中央部署要求與青島實際相結合,圍繞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等,持續深入進行研究謀劃,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努力繪好青島“十五五”發展藍圖。
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全會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要求,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科學指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綜合規劃處處長王子坤表示,將深入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聚焦全會提出的“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等重點任務,堅持規劃引領、加強戰略謀劃,全面總結我市“十四五”時期在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體系等各方面取得的經驗,科學研判未來五年青島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高水平編制實施青島市“十五五”新型工業化發展規劃,聚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全會提出要“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市大數據局副局長張福賓表示,今年是“數字青島2.0”建設的最后一年,市大數據局將扛牢“數字青島”建設的使命擔當,聚力改革攻堅,確保全會精神落地落實。“我們將在打好數字青島2.0收官攻堅戰基礎上,高標準謀劃‘數智青島’新藍圖,加快編制數字青島‘十五五’發展規劃,全面推動‘數字青島’向‘數智青島’迭代升級。”張福賓表示,要通過持續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適數化制度創新等改革,加快實施“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行動,推動實現整體智治與全域協同,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成果更廣泛、更深入惠及民生。
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市農業農村局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聚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錨定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深化城鄉融合發展,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袁瑞先說,下一步,將聚力穩產保供、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富民增收“四條戰線”,扎實推進12項重點任務,持續鞏固提升“36111”穩產保供體系,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扎實推動鄉村振興片區建設,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提高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效能,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穩步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里岔鎮將以更大力度、更加精準、更可持續的聯農富農舉措,扎實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膠州市里岔鎮黨委書記孔浩說,以省級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青島市級鄉村振興片區以及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三個片區”建設為契機,里岔鎮將按照資源要素共享、生態協同共生、項目機制共建、村莊村民共富的“三區聯動”原則,以綠色食品產業為牽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大力提升現代農業智慧化、設施化、規模化水平,力爭建成全市鄉村振興全場景的集中推進區、示范先行區、創新試驗區。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管衛東表示,全市審計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立足經濟監督定位,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重點改革任務,聚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領域,緊盯影響政策落實的堵點難點痛點,加大審計監督力度,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作出審計貢獻。
改革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深化改革開放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全會把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六個原則之一,更加堅定了我們抓好改革工作的信心。”市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韓新剛表示,市委改革辦將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部署貫通起來,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青島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聚力推進國資國企、民營經濟、創新型產業體系、要素市場、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高質量編制“十五五”改革規劃,謀劃推出一批重點改革事項、重點改革項目和重要改革試點,破除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難點問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持續注入改革動力和活力。
全會圍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提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上合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周林表示,上合示范區將堅決扛起使命擔當,以綜合改革為抓手,以全面深化地方經貿合作為目標,從做大貿易規模、提升投資合作水平、加強園區和地方合作等方面持續強化示范引領;加快建設經貿學院、生態環保創新基地、科技創新合作中心等重大平臺,持續提升經貿合作能級;從暢通物流通道,優化金融和法律服務,探索數據跨境等方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做強經貿合作支撐,盡快把上合示范區建設成為國際多雙邊框架下地方經貿合作樣板,力爭在國家開放新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門戶,是拓展國際循環的窗口,更是擴大自主開放的橋梁。”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于江平說,市政府辦公廳將進一步優化口岸開放布局,增強口岸輻射能力,提升口岸管理水平,深化口岸交流合作,堅持破堵點、提效能、優服務,以“調研摸排”開道、“有解思維”護航、“事要解決”求效,有力推動政企溝通扁平化、助企紓困實效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打造最具吸引力一流口岸,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王軍表示,市行政審批局將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牽引,站穩企業群眾立場,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常態化開展“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專項行動,聚焦企業發展訴求,充分發揮“營商企服”金牌團隊作用,用“不求回報、不怕麻煩、不信無解”的積極態度和“靠前一步、兜底服務”的責任擔當,真心實意為企業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叫響“在青島·青易辦”政務服務品牌。
“市委政法委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并用于指導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等政法各項工作。”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白雪青說,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在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青島中央法務區建設的決定》的基礎上,矩陣式推進以“四區一平臺”為支撐的青島中央法務區建設,全力護航企業破浪出海,充分發揮“青法先生”服務團作用,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務,以高水平法治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市總工會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持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緊密圍繞全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十大現代服務業、‘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等重大戰略部署,積極構建‘五位一體’職工創新創造體系,廣泛搭建勞動和技能競賽平臺,充分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潘思曉表示,同時,深入實施“青島工匠”培育工程,做實做優“4+1+1+N”職工賦能體系,扎實開展萬名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提升大培訓行動,努力打造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
抓好落實,確保全會精神落地生根
全會指出,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重大政治任務。要通過各種方式,組織好全會精神的學習、宣講、宣傳,使全黨全社會領會好全會精神。
市委辦公廳副主任朱偉表示,作為“四最一中樞”機關,市委辦公廳將在服務市委抓好學習宣傳貫徹的同時,迅速組織開展廳領導班子“領學促學”、各支部“聯動聯學”、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活用活學”,切實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同時,堅持把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做好當前工作結合起來,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全面提升‘三服務’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務市委推動全會精神在青島落地落實、見行見效。”
“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作為理論學習宣傳的先頭部隊,將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統籌組織好宣傳宣講和研究闡釋,推動全會精神深入人心。”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姜劍超表示,將認真落實好全會關于文化高質量發展的系列部署要求,堅決扛牢新時代的文化使命,高水平編制我市“十五五”文化改革發展專項規劃,梳理確定未來五年重點任務、重大項目、重要改革,堅持不懈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入推進文化“兩創”,著力提升城鄉文明水平,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做大做強“電影之都”“音樂之島”“博物館之城”等城市文化品牌,高質量建設文化強市。
全會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俊表示,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市人社局將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優化高質量充分就業政策體系,穩定重點群體就業,開展“青惠樂業”青年就業促進行動,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免租金住宿工作,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深化創業帶動就業,完善全鏈條創業培育體系,“此外,持續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功能,引導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等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推動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擴面提質,不斷提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工作水平。”
“全會提出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做好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組織部研究室主任談昆表示,組織部門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必須扛起政治責任,在推進黨的事業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通過建強組織、配強班子、用好干部、盤活人才,把黨員干部和各方面人才有效組織起來,把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凝聚起來,把組織力量、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動力、發展優勢,推動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青島落地生根、見到實效。
征程萬里闊,藍圖再鋪展。青島廣大黨員干部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來,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凝心聚力、團結奮進,為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劉佳旎 任曉萌 藺君妍 余博 孫欣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