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艦”青島:一場沉浸式的國防教育,一次盛大的城市慶典
9月24日至28日,北部戰區海軍在青舉行艦艇開放活動,西寧艦、蕪湖艦亮相;此前三年四次的亮“艦”活動累計吸引50余萬名市民游客參與——
一場沉浸式的國防教育,一次盛大的城市慶典
海軍三年五次在青亮“艦”
1
2023年海軍成立紀念日系列宣傳教育活動:
開封艦 大慶艦 可可西里湖艦 洪澤湖船
2
2024年海軍成立紀念日艦艇開放活動:
開封艦 貴陽艦 石家莊艦 邯鄲艦 可可西里湖艦 洪澤湖船
3
2024年10月,人民海軍首次在國慶假期成規模組織艦艇開放活動:
唐山艦 齊齊哈爾艦 邯鄲艦 鹽城艦 可可西里湖艦
4
2025年4月,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北部戰區海軍艦艇開放活動:
成都艦 唐山艦 臨沂艦 日照艦 可可西里湖艦
5
本次艦艇開放活動:
西寧艦 蕪湖艦
黃海之濱,海風習習,軍旗獵獵。
9月24日至28日,北部戰區海軍在青島舉行艦艇開放活動,導彈驅逐艦西寧艦、導彈護衛艦蕪湖艦在青島奧帆中心碼頭面向公眾開放。活動首日,退伍老兵輕撫艦炮心緒翻涌,青年人與海軍官兵熱烈交流,父母用相機定格孩子與戰艦的“同框”瞬間……無數人的愛國夢、強軍夢在這里圓滿,從這里啟航。
近年來,海軍艦艇開放活動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戰艦與城市之間的“親密度”越來越高。作為人民海軍發展壯大光輝歷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青島三年五次成為艦艇開放活動城市。在常態化組織艦艇開放活動的過程中,青島不僅實現了戰艦和城市的雙向奔赴,擦亮了“海軍城”城市名片,還極大提振了市民游客的中國心、民族情、強軍志,匯聚成一幅“城艦共建,軍民同心”的壯美畫卷,譜寫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同步發展的華彩樂章。

市民游客在艦艇開放活動現場觀看軍樂表演。
全城涌動“海軍熱”
來到青島奧帆中心碼頭,海軍西寧艦、蕪湖艦懸掛象征海軍最高禮儀的滿旗,猶如“鋼鐵巨獸”橫臥碧波,蔚為壯觀。
早上9點,艦艇登艦處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觀眾們在海軍官兵的引導下,有序排隊登艦。
“比照片上的更震撼!”來自天津的岳女士興奮地說,自己和丈夫有幸預約成功后,提前一天趕到青島,就是為了能第一時間登艦參觀。“我們打算用一上午的時間,把兩艘艦艇轉個遍,等回家后把在青島的見聞說給家人朋友聽。”岳女士告訴記者。
現役艦艇面向公眾開放,是國際慣例和世界多國海軍的文化傳統。
本次艦艇開放活動中,海軍西寧艦屬052D型驅逐艦,作為目前人民海軍的主力作戰艦艇,主要擔負防空、反潛和對海攻擊任務,具有較強的海上綜合作戰能力。在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中,西寧艦擔負檢閱任務。
海軍蕪湖艦作為054A型護衛艦,配備多套我國自主研發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武器系統,航跡跨越兩大洋,先后完成了亞丁灣護航、多國海軍活動、中外聯演、實兵實彈演習等多項任務,做到了“國家利益所在,艦艇航跡必達”。

一名小軍迷在戰艦上拍照留念。
參觀完西寧艦后,小軍迷蔣馨田顯得有些意猶未盡,雖然年紀只有4歲半,她卻已經是第二次參加艦艇開放活動,她高舉小紅旗,興奮地說:“下次有機會,我還要來!”
本次艦艇開放活動中,市民游客不僅可以上艦參觀,一睹新型戰艦和人民海軍的風采,還可以在活動現場親身體驗穿戴防護服、學習國際信號旗語和打繩結等特色科目,了解海軍特色文化。

一名坐著輪椅的退伍老兵在參觀中近距離感受現代化戰艦風采。
85歲退役軍人劉先生乘坐輪椅,在家人的陪同下參觀游覽。當看到海軍先進的武器裝備,他不禁流下激動的淚水:“這些武器裝備,比我們當兵的時候好太多了!我為祖國自豪、為祖國祝福!”劉先生的女兒介紹,老人一直惦記著上艦參觀,今日終于圓夢,看到老人如此高興,自己也非常感動。
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是那么的和諧而美好。這和平而又幸福的生活源自哪里?“祝愿祖國繁榮昌盛,人民海軍越來越強大!”碼頭的互動墻留言板上,寫著人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
一往情深向深藍
青島因海而興、因港而強、因軍而名。人民海軍向海圖強的壯闊征程中,在青島留下諸多“藍色印記”。
第一個海軍基地、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第一支魚雷快艇部隊、第一支常規潛艇部隊……諸多的“第一”在此誕生。
從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海上閱兵到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海上閱兵,再到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還有第19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年會,海軍的盛大活動大多在青島舉行。

市民游客跟著海軍戰士學習旗語。
擁有“海軍城”城市名片的青島,始終與戰艦相互期盼、相互掛念、緊密相連。此前三年,海軍四次在青島舉行艦艇開放活動,累計吸引50余萬名市民游客參與。
在2023年海軍成立紀念日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中,青島是艦艇開放的主要場地。其間,開封艦、大慶艦、可可西里湖艦和洪澤湖船4艘海軍現役主戰艦艇進行靠泊展示。
在2024年海軍成立紀念日艦艇開放活動中,開封艦、貴陽艦、石家莊艦、邯鄲艦、可可西里湖艦、洪澤湖船6艘艦艇在青島向社會公眾開放。
2024年10月,人民海軍首次在國慶假期成規模組織艦艇開放活動,主場也是青島。唐山艦、齊齊哈爾艦、邯鄲艦、鹽城艦、可可西里湖艦5艘軍艦炮口高昂、懸掛滿旗,迎接公眾參觀。
2025年4月,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北部戰區海軍艦艇開放活動中,成都艦、唐山艦、臨沂艦、日照艦、可可西里湖艦5艘海軍現役艦艇在青島亮相。
本次艦艇開放活動期間,共有9艘現役、退役艦艇面向公眾開放。除了海軍西寧艦、蕪湖艦,還有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銀海大世界同步常態化展出的功勛退役艦艇長江艦、鞍山艦、濟南艦、鷹潭艦、長征一號核潛艇、長城200號潛艇及昭通艦,讓參觀者可以更加真切感受到人民海軍的壯闊航跡。
軍事專家杜文龍曾表示:“海軍現役裝備公開展示是一種自信開放的基本符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海軍裝備的發展,還是整個軍隊的強大和國防意識的進步。”
對于青島來說,每一次艦艇開放活動,都是一場沉浸式的全民國防教育、一次盛大的城市慶典。
活動前,整個城市張燈結彩、彩旗飄揚,浮山灣畔亮起主題燈光秀,機場、火車站、地鐵、公交等公共場所滾動播放宣傳片。活動中,全市各有關部門自發做好服務保障,營造濃厚節日氛圍,激發全社會愛國擁軍熱情。活動結束時,部隊官兵集體列隊向參觀者們告別,軍民齊聲高唱《歌唱祖國》,相約“下次再見”,場面令人動容。
當“海軍藍”輝映著“中國紅”,信仰的力量得以具象化體現,紅色的種子在人們心中發芽開花,激勵每一位參觀者勇敢前行。正如今年4月女軍迷鄭雨在青島參加艦艇開放活動時所說:“我將向更多人傳遞這份感動。”鄭雨因身體原因未能加入部隊,但閑暇時間,她自愿承擔起海軍博物館的志愿者工作,以表達她對人民海軍的熱愛。
續寫一座城的榮光
城市是戰艦的故鄉,戰艦是城市的名片。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戰艦停靠是一種榮光,不僅能增強市民的自豪感,而且能形成承載愛國主義的有效載體,開辟全民國防教育的新天地。而那馳騁大洋鏖戰深海的深藍航跡,就是全民國防教育的生動教材。
軍地雙方在艦艇開放活動期間,組織升旗儀式、軍營開放、軍樂展演、戶外燈光秀、紅色宣講、國防教育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幫助公眾了解海軍、熱愛海軍。北部戰區海軍還專門組織中小學生專場活動,來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小學的山區孩子們跨越1700余公里的距離,在青島第一次登上戰艦,實現了跨越山海的最美遇“艦”。
城艦越走越近、越走越親。戰艦與城市的雙向奔赴之下,青島不僅積淀形成了“最佳海灣筑軍港,最美地塊建營房,最優兒女穿軍裝,最好保障獻國防”的新時代擁軍“青島理念”,還創新探索出“走訪慰問全覆蓋、互辦實事全落實、服務官兵全方位、社會擁軍全要素”的“四全工作法”,為新時代雙擁工作加入了新的注腳。今年4月,青島再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實現“十連冠”。
英雄的戰艦面向深海犁波斬浪,家鄉人民在后方便有了一分牽掛與守望。
近年來,青島市通過加強教育宣傳,大力營造濃厚的愛國擁軍氛圍,將全體市民的報國之情、強國之志轉化為全社會崇尚英烈、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和點滴行動,不斷匯聚成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的如磐偉力。
放眼遼闊海疆,人民海軍正以前所未有的豪邁姿態,奮進在新時代的逐夢航道上。“海軍城”青島也正以艦艇開放為媒,唱響愛國贊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攝影 趙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