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海爾中德滾筒洗衣機互聯工廠。

泰睿思芯片封測生產車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通過“四個打造”實現“四個走在前列”
未來五年,青島將圍繞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四位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通過打造“產業培育高地、數字賦能典范、協同發展標桿、綠色低碳先鋒”,努力實現在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融合發展數字轉型、產業生態培育營造、清潔安全節能高效等四個方面走在前列
●打造產業培育高地,將重點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突破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提升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打造數字賦能典范,將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打造“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城市新名片
●打造協同發展標桿,將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提高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增強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優化人力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
●打造綠色低碳先鋒,將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部署和國務院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面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協同推進低碳節能發展、持續強化安全生產監管
12項指標定義“先行”
《青島市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五年規劃(2022-2026年)》初步提出12項指標建議,定義產業“先行”
“打造產業培育高地,在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上走在前列”具體指標為:
●地區生產總值
●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排名
●制造業增加值占比
●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
●“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
目標到2026年,力爭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2%
“打造數字賦能典范,在融合發展數字轉型上走在前列”具體指標為: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
●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
目標到2026年,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到50%
“打造協同發展標桿,在產業生態培育營造上走在前列”具體指標為:
●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
●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
●金融業增加值占比
●全市人才總量
目標到2026年,力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達到2家,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全市人才總量超過300萬人
“打造綠色低碳先鋒,在清潔安全節能高效上走在前列”具體指標為: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幅
目標到2026年,每年節能診斷工業企業30家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幅完成省下達任務
9月2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辦“走在前開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題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卞成介紹青島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的思路和具體推進方向。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核心支撐。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圍繞實現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總目標,重點在打造“六個城市”上集中發力、全面推進。其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排在首位。
根據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工作專班編制和制定的《青島市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五年規劃(2022-2026年)》以及《青島市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青島重點聚焦“現代產業體系”和“先行”兩個維度,發力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未來五年,青島將圍繞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四位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通過打造“產業培育高地、數字賦能典范、協同發展標桿、綠色低碳先鋒”,努力實現在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融合發展數字轉型、產業生態培育營造、清潔安全節能高效等四個方面走在前列。
產業引領,城市才能引領
城市競爭歸根結底是產業競爭,城市謀劃未來發展一定離不開對產業的超前謀篇布局。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繪就的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藍圖,是要更加注重強化大城市功能,突出引領型、創新型、樞紐型、共享型四個發展導向。而突出“引領型”發展導向,就是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前列,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是青島要實現引領的首要支撐。
近兩年,青島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上做了不少努力和嘗試,擁有了一定的產業“先行”基礎。
新興產業全面起勢。集成電路產業填補芯片制造、封測等環節空白,產業鏈企業較2016年底增長了6倍;搶先布局虛擬顯示“元宇宙”,已聚集歌爾、小鳥看看、金東等企業110余家,虛擬現實產業規模超過50億元,成為北方虛擬現實產業重鎮……
家電、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產業競爭力持續攀升,站上全球產業前沿,入選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隊”。
紡織、食品飲料、化工等傳統產業依托工業互聯網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不斷創新商業模式,改寫產業發展邏輯;截至今年3月,全市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7.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8%,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7.2%;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評選中,青島企業貢獻4席。
聚焦“兩個維度”
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青島重點聚焦“現代產業體系”和“先行”兩個維度。
關于現代產業體系,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要求,以及全市實體經濟24條重點產業鏈發展的實際,青島提出大力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四位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持續提高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增強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優化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
如何先行?青島明確了“四個走在前列”的重點任務,并初步提出12項指標建議,以此推動制造業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數字經濟蓄勢崛起,率先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初步建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爭先進位、在全球彰顯特色。
打造產業培育高地,在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上走在前列。用地區生產總值、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排名、制造業增加值占比、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等5項指標著重反映。目標到2026年,力爭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2%。
打造數字賦能典范,在融合發展數字轉型上走在前列。著重通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等2項指標反映。目標到2026年,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到50%。
打造協同發展標桿,在產業生態培育營造上走在前列。主要反映在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金融業增加值占比、全市人才總量等4項指標上。目標到2026年,力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達到兩家,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全市人才總量超過300萬人。
打造綠色低碳先鋒,在清潔安全節能高效上走在前列。主要通過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幅指標反映。到2026年,每年節能診斷工業企業30家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幅完成省下達任務。
“四個前列”這樣走
“四個走在前列”具體如何實現?青島也給出了路線圖。
打造產業培育高地,青島將重點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突破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提升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深化發展先進制造業。提升智能家電和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能級,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壯大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虛擬現實等產業規模,打造國內一流產業集群;謀劃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產業布局,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群。超前布局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海洋物聯網、類腦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搶占發展制高點。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強化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現代商貿、軟件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服務功能,加快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提升發展都市現代農業。高標準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能,打造集育種、養殖、加工、物流于一體的深遠海綠色養殖產業體系。
打造數字賦能典范,青島將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打造“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城市新名片。包括實施重點領域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加快5G網絡、千兆光纖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以卡奧斯為代表的“雙跨”以及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平臺和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發展,建設超算中心,建設國家E級超算中心,大力提升先進計算、新型智能終端等數字優勢產業競爭力。
同時,將加大網絡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應用推廣,支持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產品+內容+生態”全鏈式智能生態。
打造協同發展標桿,青島將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提高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增強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優化人力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包括構建以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核心、省市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支撐、企業研發機構為補充的制造業創新體系,采取“揭榜掛帥”方式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等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推動政府引導基金投向重點產業鏈,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投貸聯動等業務,健全融資擔保、應急轉貸體系;實施“人才強青”計劃,引導高校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增設專業,實施“藍鑰匙”創新培育工程,強化技能型人才培養,完善人才考核評價、表彰激勵機制。
打造綠色低碳先鋒,青島將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部署和國務院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面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協同推進低碳節能發展、持續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包括推行綠色設計、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加快建設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和平臺,鼓勵行業協會通過制定規范、咨詢服務、行業自律等方式提高行業供應鏈綠色化水平;制定重點行業碳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深入開展重點行業能效、水效“領跑者”行動,引導企業對標達標,實施新一輪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和資源化利用行動,促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同時,鼓勵企業開展安全技術裝備升級換代,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持續引導化工企業“進區入園”,加快先進安全(應急)裝備和技術推廣應用,提升安全(應急)產品供給能力。
藍圖已經繪就,目標已經明確。下一步,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工作專班將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統籌推動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項目建設、重點企業發展,健全規劃和方案實施動態評估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形成“區市聯動、部門協同、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全力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