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和諧的科學發展之路,可以推動一方熱土的跨越和騰飛;
????一座舒適的生態宜居之城,直接彰顯當地人民的安居與樂業。
????一直行走在改革路上的安順,因其不可復制的人文歷史和地緣優勢,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又一次與機遇比肩: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綜合試點。
????“要高高舉起‘新型城鎮綜合試點’這面旗幟,努力建設山水田園、綠色生態、宜居宜游、開放創新、歷史文化‘五型’城市,實現百萬人口生態宜居旅游城市建設目標。”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時期,安順將前行的目光堅毅地鎖定在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這條主線上,以新型城鎮化統領工業化、信息化、山地現代高效農業和旅游產業化,匯聚力量,整體發力。
????活力:城鄉一體浪潮涌
????懷品歷史到舊州,田園風光看浪塘。“舊州鎮+浪塘村”聯游——安順探索出的這種鎮村聯動“舊州經驗”模式,在2014年火爆了安順近郊休閑游市場。此時的舊州、浪塘,日游客量為800人(次),周末則多達數千人。
????屯堡旅游大道、貴安大道的建成,把猶如散落珠串的天龍、鮑屯、云峰、舊州等明代軍屯遺跡的鎮村串聯在一起,激活了獨具安順特色的屯堡文化,組合成了大屯堡旅游圈。保存完好的屯堡民居、獨特的人文風貌與田園景色、完善的配套設施,激活了小城鎮旅游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
????鎮村聯動的創新開展,讓安順15個省、市級示范小城鎮195個“8+X”項目已建成103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舊州鎮、產城互動型小城鎮夏云鎮、交通樞紐型小城鎮白巖鎮等一批特色鮮明的示范小城鎮相繼涌現。在黔中城市群版圖上形成了集和諧家園、產業樂園、山水田園、世外桃源于一體的示范帶。
????去年以來,隨著貴安、安普城市快速干道建成投入使用,平壩、普定、鎮寧與中心城區同城化、一體化發展逐步推進,二環路、北四號路等骨干路網基本建成,虹山湖城市新區和新火車站片區基礎設施全面啟動,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拓展到68平方公里以上,安順城鎮化率達到41.3%,同比增長1.8個百分點。
????城市的主體是人,判斷一座城市是否滿足了人的基本需求,主要體現在其公共服務上。體育中心、人民醫院、兒童醫院主體建成,安順學院改擴建工程、安順職院新校區等項目順利推進,中心城市供水二期、污水處理二期、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建成投用,虹山湖景觀整治二期工程啟動實施,各區縣基礎設施建設“五個一”工程基本建成投用……這些公共服務項目的實施,讓安順城鄉公共服務功能大為改觀,城鄉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得到很大提升,有效激發了發展活力。2014年全市城鎮建設投資完成386.5億元,同比增長59.17%。
????人居環境的提升,城市面貌是外在,民生保障是內涵。安順萬綠城、多彩萬象旅游城等城市綜合體功能顯現,有效催生一大批餐飲、文化、娛樂、購物等新業態。中華西路等棚戶區改造共完成275.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48.63萬平方米、10645套,竣工32.55萬平方米、7320套。中心城區山體公園化綠地建設工作扎實推進,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84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4.42%,綠地率達30.38%,順利通過省級園林城市考核驗收,獲省政府命名為“貴州省園林城市”。
????城市顯山露水,鄉村通達便利,或許是城鄉一體化的最高境界,是人類最理想的宜居家園。隨著“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全面實施,安順圍繞“一建四改治八亂、五有四化三提高”的創建要求,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成功打造出了舊州鎮浪塘村、大西橋鎮鮑屯村、大山鎮大寨村等一批美麗鄉村示范樣板。龍宮桃子村、黃果樹滑石哨村獲得“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稱號。
????宜居:山水相依綠滿城
????安順,確實是一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一座景色怡人的城市。
????當中東部地區在為大范圍霧霾天氣的侵襲倍感焦慮時,安順空氣質量多年保持優質,去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1%。欠開發、欠發達是安順的經濟劣勢,空氣優、環境美卻是安順的生態優勢。
????虹山湖的娟秀、貫城河的滄桑、西秀白塔的守望,見證著這個西部小城市一次次美麗的嬗變。
????安順于2013年3月啟動“創園”工作,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宜居安順、綠色家園”的主題,廣大市民踴躍參與到“植綠、愛綠、護綠”的行動中來,形成了市區聯動、市縣同創、整體推進的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格局。采取“縣(區)承建、部門協作、屬地管養”的建設模式,全力推進山體公園化綠地建設,將166座山頭納入綠地建設。
????貫城河是安順人民的母親河,讓貫城河清溪潺流,花香兩岸,是安順人多年的夙愿。去年以來,安順市投入15萬元資金,以龍泉路河段作為貫城河河畔綠化的試點工程,打造2000余平方米的桂花園,并配種多色花種,使四季有花,四季常綠,為市民打造一條綠色生態的休閑廊道。
????與此同時,隨著虹山環湖游園、若飛公園、多彩萬象旅游城及駝寶山廣場等一批新增公園綠地的次第開放,城市生態功能和休閑功能不斷提升,城區公園、廣場星羅棋布,基本實現了市民出行500米見園的需求。市委大院、家運天成、畔山龍庭等20余家園林式單位和小區相繼涌現,為城市編制成了靚麗彩衣。通過實施多項增綠工程,讓城市綠地與依山而建、延綿起伏的環城林帶共同構筑起城鄉一體化的綠色生態圈。
????綠地面積1467.92萬平方米,公園綠地面積248.37萬平方米,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30.38%、34.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84平方米……這些硬指標,讓安順省級園林城市創建工作順利通過了省級驗收,成功進入省級園林城市之列。
????創建不止步,夢想再起航。省級園林城市創建成功后,安順來不及沉浸于喜悅中,馬不停蹄地啟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目前,正按照國家級園林城市申報標準,緊緊圍繞建設“宜居安順,綠色家園”的奮斗目標,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城市干道為紐帶,高速出入口為節點,全力推進園林建設,把安順打造成一個“城在綠中、湖在城中、山環水繞、人行景中”的山水園林城市和公園化盆景生態城市,讓群眾享有更多的綠地,更潔凈的水,更清新的空氣。力爭到2017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樂業:產城互動興熱土
????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產業興旺是內在動力,居者樂業是發展歸宿。
????安順市委、市政府將推進山地特色城鎮化作為“一二四”攻堅戰中四個重點之一,切實“做大”中心城市,“做優”縣城區,“做特”小城鎮,“做美”新農村。堅持以人為核心,不斷提高城鎮對產業的吸引力和聚集能力,引導生產要素向城鎮集中,產城互動、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相互支撐,確保城鎮化中人“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
????目前,正在各地興起的建筑業,已成為發展小城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突破口,以示范小城鎮與城市綜合體“結對子”為載體推進“5個100”不斷融合,一個個集中連片的農業示范帶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吸引廣大農民就地就業。2014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4.67萬人,新增創業戶4683戶,創業帶動就業1.5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4%以內。
????城鎮活力強,百業自然興。夏云小城鎮成了安順工業化發展過河摸著的那塊“石子”,白巖小城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嶄露頭角,西秀區七眼橋、大西橋等小城鎮依托黃果樹大旅游圈和大屯堡文化旅游圈,旅游業欣欣向榮。如今,通過對舊州鎮、夏云鎮、白巖鎮等省級示范小城鎮綜合打造,示范帶動作用日益凸現,全市50多個鄉鎮形成了互相借鑒、相互促進、你追我趕、增比進位的良好勢頭。同時,通過“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創建,安順涌現出小康示范鄉鎮20個,小康示范村居100個。西秀區舊州鎮、平壩縣天龍鎮被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西秀區七眼橋鎮云山屯村、大西橋鎮鮑屯村被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秉承“做優” 縣城區的指導思想,安順各縣區也在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這場賽跑中比學趕超。
????西秀區著力走好山地特色城鎮化,不斷增強城市承載力,擦亮城市窗口,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活力小鎮,“一建四改治八亂、五有四化三提高”建設美麗鄉村;
????平壩縣將大力推進山地特色城鎮化進程。搶抓機遇,改造路網建設,統籌推進縣城中心區、特色小城鎮、農村集中建房點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聯動建設,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力爭2016年城鎮化率達46%以上;
????普定縣將盡快建成普定15平方公里的新城區,推進以白巖新鎮建設為示范的特色小城鎮建設,打造全縣10個各具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小城鎮,加快安普同城化步伐;
????……
????志存高遠鑄就偉業,腳踏實地筑牢根基。安順,正高舉“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旗幟,著力構建出一座活力、宜居、樂業的生態之城。我們有理由期待,當安順城鄉一體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后,穿行于城市,可顯山露水尋見鄉愁;腳踏入鄉村,可醉美村色彰顯文明!

????(安順日報:張克平 古宇 覃震)
上一篇:安順城區雙層觀光巴士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