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守秘密,被敲詐8萬
聊起這次男同性戀者(以下簡稱男同)生存現(xiàn)狀調查,青同網(wǎng)負責人虎子向記者聊起了他做這項調查的初衷。“男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也需要社會的理解和包容!”虎子告訴記者,2012年10月底,一個特殊的男同求助電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電話那頭,名叫小錢(化名)的男子說自己是嶗山區(qū)一高校的大三學生,3月份的一個晚上,他在學校門口跟一個網(wǎng)友見面,兩個人在熱聊的過程中,突然冒出幾個學生沖著他就是一頓打罵,嘴里還不停地罵著“變態(tài),同性戀”等話。后來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還找到了小錢的電話和宿舍,不時通過短信、電話來辱罵他。”虎子說,小錢的家是外地的,膽子很小,時間長了連宿舍門都不敢出,去教室和食堂都要舍友陪著。
這種情況,幾乎持續(xù)了半年多。當虎子問這個大學生為什么不報警時,對方的答案是“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是同性戀,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這種經(jīng)歷在男同身上并不罕見。“我還曾經(jīng)被人訛了8萬塊錢!”采訪時,男同飛飛(化名)告訴記者,他之前喜歡上一名在機關單位上班的男子,雙方談成了朋友,卻因走漏了風聲遭到敲詐。“跟我要錢,說是如果我不給錢,他就去公開那男孩的身份,讓他沒法工作和生活。”飛飛說,當時自己又擔心又害怕,陸陸續(xù)續(xù)給了敲詐者8萬多元錢,這事才算完。
正是因為想幫助同性戀者走出封閉和歧視,虎子有了做調查的想法。在這次的調查中,100個受訪者僅有18人表示公開了同性戀身份,且?guī)缀醢俜种僭馐苓^歧視、諷刺或者敲詐,這讓虎子更加覺得這個群體需要得到社會的寬容和理解。
青少年男同逐漸增多
在這次調查中,受訪者年紀跨越老中青三代,年紀最小的才10多歲,最年長者已70歲。由于他們在婚戀時期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不同,每一代同性戀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苦衷。
“中年男同其實是最不容易的!”虎子說,他們的婚戀時期在十幾二十年前,當時同性戀在社會上的認同度非常低,絕大部分男同都無奈地漠視自己的性取向,選擇與異性結婚。“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男同性戀者中,中年人群‘潛伏’最深、家庭責任感也是最強的。”在虎子看來,他們寧愿用自己最辛苦的偽裝和付出,維護家庭和工作穩(wěn)定,他們絕大部分白天都在努力工作,下班后回家就扮演好丈夫,只利用僅有的一點點個人時間與同性相處,小心又謹慎。
與此同時,在組織公益活動的同時,虎子也發(fā)現(xiàn),同性戀在青年人以及校園中發(fā)展很快。虎子說,前段時間他們在光棍節(jié)搞公益活動,膠南就有一個15歲的初中生跟他聯(lián)系想報名參加。男孩告訴虎子,現(xiàn)在的初中生對性充滿著新鮮和好奇,受網(wǎng)絡、明星紛紛公開同性戀身份等影響,“搞基”似乎成了一種時尚。高中甚至初中學校的廁所門板上都留有交友電話和QQ 號等。虎子說,這些青少年有的并非是純粹的同性戀者,而是有刻意模仿的成分在里面。“我個人覺得他們最初只是好奇、模仿,再加上缺少學校、家長的正確引導,才會逐漸對同性產(chǎn)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