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緩解方式部分出口企業“膽大”提價
為防止人民幣繼續升值帶來的匯率風險,金王、即發、雪達、青紡聯、亨達等大型紡織加工企業開始悄然改用人民幣結算,有些企業則根據自身實力“壯膽”向出口企業提高產品報價。
“雖然一些歐美訂單利潤會受到人民幣匯率影響,但集團近年來更多選擇和歐國外大客戶聯姻,并在歐美等國建立20多家分公司,形成穩定的產銷關系,這樣在簽訂長期合同時就可以約定固定的利潤空間,不會隨匯率變化而變化,如果遇到匯率變動就會提出議價、補價。 ”青島亨達集團品牌部孫經理告訴記者,現在亨達每年海外市場銷售額占到40%,其中歐美市場最高。
青島紅妮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國內紡織企業過多,企業提出與國外客戶議價也可能被拒,有時還承擔著訂單被撤的風險,有些可能是無奈“壯膽”去提價。 “這種議價完全靠企業實力和合作關系好壞,如果匯率繼續下降客戶拒絕補價,企業就不敢輕易接單了”。
理財提醒
“鎖定匯率”來避免利潤減少
“針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除做好早發貨、早交單、早結匯外,應盡量避免簽長期訂單。如果非簽不可,則采用銀行‘匯率價格鎖定’業務,以規避人民幣可能升值帶來的風險。 ”建行青島市分行國際業務部兼外匯業務經營中心經理張海霞表示,避免該情況發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企業去銀行簽訂此類業務。不過,據她介紹,目前青島出口企業能重視此業務的企業比重不到十分之一。“很多企業負責人存有投機心理,等待匯率下調多掙些,但往往是輸不起的。 ”張海霞提醒企業負責人,要強化風險意識,嚴格控制新客戶付款方式,盡量避免放賬形式的付款方式成交。同時加強對利潤保護的重視,在公司內部積極推廣使用利潤保險產品,以此規避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