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法
高層噪音整體比低層大
昨天下午,記者拿著監測數據咨詢了環保四方分局專家宮雷。宮雷說,噪聲監測在環保監測中有明確標準規范,每年國家都會下達監測任務,由環境監測人員按照監測規范進行監測,所得數據匯總后上報給國家環保部。“噪聲受很多因素影響,車輛鳴笛或大貨車經過時瞬間聲音都會增大,所以我們監測時必須按照計算方法得出數據,而不是只看監測儀上顯示的數據。”宮雷說。
對于記者所持監測儀監測出的數據,宮雷表示,只能作為參考。
原因揭秘1
高層受噪聲反射和風聲影響大
宮雷介紹,記者實地監測的數據和環保部門監測的數據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在同樣環境下,高層的噪音整體上比低層的噪音要大。
為什么會這樣呢?宮雷說,噪音屬聲波,按照物理學中的原理,它的傳播受到許多物體的影響。以記者所監測數據為例,一樓噪音值不高的原因,和綠化帶、行道樹、各類建筑都有關系?!熬G化帶和行道樹都有吸收噪音的功效,各類建筑也能阻擋一部分。”宮雷說,聲波傳送過程中受阻會改變傳送方向,以設在高架橋上的隔音屏為例,它能阻擋汽車行駛過程中所產生的噪音,但也會反射一部分。“反射的那部分具體能影響到哪個樓層,是個很大的課題,目前還沒有清晰說法?!辈贿^可以肯定的是,原本會影響二樓的噪音,在隔音屏的作用下,或許就會影響更高樓層的住戶。
另外,地面反射和對面建筑的反射,使得高層的噪音匯聚了各個方向的聲源,加上沒有綠化帶、建筑等的阻擋,高層完全暴露在聲波的立體傳播下,噪音相對就大。除了交通噪音之外,住在高層的居民,往往還會被風的噪音影響到,風聲也可能成為噪音源。記者在發達大廈樓頂監測時就發現,大樓處于空曠地帶,從膠州灣上過來的北風在此非常尖銳,監測過程中每當有大風經過,監測儀上的數值就會瞬間增大至少30%。
原因揭秘2
離地30米空氣差吸收噪音較多
很多人說11層是最吵的樓層,是這樣嗎?“具體說哪個樓層最吵不是很科學,需要區別分析對待?!睂m雷告訴記者,經過他們的研究監測,離地30米左右是空氣沉淀層,這個高度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其吸收的噪音也比較多,所以相對噪音值也會升高。
雖然空氣可以自由流通,但對一個具體區域而言,當風力較小時,風力的流通速度就會受到影響。宮雷說,空氣質量受氣象和大氣環流等多種條件影響,類似灰塵、粉塵等肉眼看不見的可吸入顆粒物,從地面或工廠產生后,一般都能上揚到海拔30米左右的高度,除非有大范圍降雨或大風,否則它們在這個高度聚集的時間會比在其他高度要長,由此造成這一高度的空氣較臟。
“按照普通樓房層高2.5米至3米計算,也就是10至11層左右。”宮雷說,11層最吵的說法只是個大概數,島城地形特殊起伏不平,所以需要具體區域具體分析。最近幾年來島城機動車明顯增多,道路交通噪聲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隨著大企業的陸續外遷,工廠噪聲則呈下降現象?!爸鞲傻纼膳越ㄓ写罅扛邔咏ㄖ瓷涞榷喾N因素導致高層住戶噪音較大。”宮雷呼吁,相關部門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應將避免噪音污染考慮在內,給居民創造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