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醫藥舊賬本記錄普惠新農合
嶗山區創新實施新農合惠及民生
嶗山區黃山社區的劉愛珍有本特殊賬本,上面記錄著她自2003年患病近十年來所有醫藥報銷明細。
“2004年全部的醫療費用為7404元,報銷2486元,報銷比例為33%;到了2012年上半年,已經花了4162元,新農合報了3122元,總報銷比例提高到75%。”劉愛珍告訴記者,因為她辦理了門診大病,加上新農合報銷比例逐年提高,她看病所花的
劉愛珍的賬本見證了嶗山區新農合十年的發展歷程。劉愛珍回憶,一開始她向街坊親朋四處借錢籌措治療款,后來新農合在一級醫院實行“先住院、后付費”政策,她在青島市第八人民醫住院的時候還辦了門診大病,醫療費聯網就能現場報銷,再不用借錢了。
“嶗山區始終堅持將醫療保障作為區內重點民生項目予以全力支持,目前,已有10.7萬余人加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嶗山區衛生局局長柳忠旭介紹說,“2003年1月起,嶗山區作為全國第一批試點縣推行了新農合制度,新農合十年來,籌資標準不斷提高,參合率已達到100%,報銷比例也逐年增加。”
解決“報銷難、報銷慢”的難題
今年,嶗山區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比去年漲了60元,達到400元,其中個人交付80元。居民加入新農合后,在一、二、三級定點醫院住院醫療費補償比及門診大病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5%、75%、65%,均比去年增加5個百分點,中草藥飲片和中醫診療類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90%、80%、70%,嶗山區新農合報銷比例已連續十年保持全市最高。
今年5月,嶗山區在實現了標準化衛生室信息化聯網管理之后,又在社區衛生室新增了報銷基本藥物的優惠政策,在每人每年報銷總額不超過100元的前提下,參合居民不出社區就能在村內的衛生室享受到基本藥物費用報銷30%的優惠政策;在每人每年報銷總額不超過400元的前提下(不含中草藥飲片),在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還能享受到西藥和中成藥普通門診費用報銷比例30%的政策。
據介紹,今年嶗山區新農合在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開展了市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大病醫療費聯網結算試點,在全省率先實行門診大病病種范圍內醫療費當場報銷,這與居民以往在市級定點醫療機構辦理門診大病需要個人先墊付不同,聯網后實現了門診醫療、報銷“一站式”,患者只需支付報銷后的自付部分,其余由醫院先行墊付。目前已試點26種門診大病實時報銷,實時報銷醫療費達273.95萬元,解決了“報銷難、報銷慢”的難題。
設政策讓醫院為患者省錢
為讓老百姓在看病時少花錢,嶗山區實施了一系列嚴格控制治療費用創新舉措。
隨著2型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等5個病種納入區內一級定點醫院單病種管理,嶗山區新農合在各級醫院實施限額付費的單病種已達 31種。實施單病種結算管理,即補償時不再設定起付線,限額內的費用按照一級醫院85%、二級醫院75%的比例定額補償,符合條件的患者只需要繳納定額醫藥費,超出部分將由醫院承擔,這將有效避免醫療單位濫用醫療服務項目、重復項目和分解項目,防止醫院小病大治。
新農合基金是百姓的救命錢,這錢既要花在刀刃上,又要做到“花一塊錢辦兩塊錢的事”,提高資金的利用度。嶗山區利用“小病進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導向,創新了新農合雙向轉診政策,病人根據病情需要向上級醫院轉診時,享受住院補償起付線減半、報銷比例提高5%的優惠,需要下轉時則執行住院報銷比例提高 10%的政策,這樣既為病人節省了治療費用,又避免了醫院人滿為患、社區診所門可羅雀的尷尬現象,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提高重大疾病患者救助比例
嶗山區出臺了相關文件,增加了包括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內的重大疾病共計9類19種,規定重大疾病參合患者在定點醫院住院,新農合報銷取消起付線,統籌范圍內報銷比例為75%;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高于75%的,執行高報銷比例。目前此舉已為35人次的重大疾病患者報銷醫療費15.4萬元。
在我市推出關于農村大病救助的政策基礎上,嶗山區衛生局聯合民政部門出臺了《嶗山區城鄉居民重大疾病救助實施辦法》,拿出1500萬元對中低收入以下的困難家庭給予救助,新農合患者的具體救助標準為:參加嶗山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患者個人自負費用超過基數2萬元以上的部分,醫療機構范圍內醫療費用按不超過90%比例救助,范圍外醫療費用按不超過70%比例救助,當年度獲得重大疾病救助的參合居民不再享受新農合二次補償,實現了病種全覆蓋,緩解了參合居民的醫療負擔。(記者 劉麗娜 通訊員 王兆勇 陳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