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3萬人擁有一處農貿市場
記者昨日從市商務局流通業發展建設處獲悉,我市七區商業網點穩步發展,各項規劃建設順利進行。截至目前,我市七區農貿市場已達96處,平均每三萬人就有一處,另外市區“8分鐘居民消費圈”覆蓋率從83%提高到87%以上。同時,五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點快速發展,直營、加盟連鎖門店達到6500處以上,覆蓋78%以上的行政村。
新添三處省級示范社區
日前,山東省商務廳公布了第七批山東省社區商業示范社區。我市市南區的湛山社區、四方區的開封社區、城陽區的呂家莊社區被認定為山東省社區商業示范社區。至此,我市共有國家級商業示范社區6處,省級商業示范社區31處。
近年來,按照商務部實施“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雙進工程的一系列要求,市商務局堅持將社區商業建設作為優化調整商業結構、方便居民生活和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實事來抓,會同各有關部門和各區政府,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創建示范商業社區等措施努力推進。截至目前,市區共有各類社區商業服務網點4萬多處,社區每千人擁有商業服務設施約760平方米;市區農貿市場達到96處,平均每3萬人一處。
本月初,我市首家公益性農貿市場——福嶺農貿市場正式開門納客。市場負責人程勝前介紹說,該市場營業面積2400平方米,設180個攤位,可方便周邊8個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據介紹,福嶺農貿市場將通過對業戶實施市區兩級財政補貼和即時網絡監管,確保所銷商品的價格控制在批發價格上浮5%的區間內,達到讓利于民的目的。而福嶺農貿市場只是我市今年計劃建設改造的15處標準化、公益性農貿市場之一。根據我市農貿市場建設規劃,今年10月底前將基本完成15處建設改造任務。
“8分鐘圈”覆蓋率達87%
此外,記者從市商務局流通業發展建設處了解到,目前我市七區“8分鐘居民消費圈”覆蓋率從83%提高到87%以上。同時,五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點快速發展,直營、加盟連鎖門店達到6500處以上,覆蓋78%以上的行政村。
據介紹,圍繞完善服務功能、提高發展檔次、方便居民生活消費,我市今年將加快打造居民日常生活“8分鐘消費圈”,重點加快7-ELEVEN等國際品牌連鎖店的引進和布局進度。年內,重點在七區的社區內,鼓勵和支持大型流通企業通過新建、改造、整合等方式,發展中型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餐飲店等8種必備性業態的連鎖網點。在服務功能上,“8分鐘居民消費圈”要求能夠為周邊居民提供“四便利”服務,即:時間便利(營業時間達到24小時或從早7點至晚11點);距離便利(周邊居民步行時間不超過8分鐘);消費便利(便利店經營單品達到1000種以上,中小超市生鮮產品比例達到30%以上);服務便利(提供網上購物、電話預約、代繳收費等多種服務)。
在五市范圍內,今年將結合我市“千萬平”商務區和高端商務中心等重點項目的規劃建設,在規劃中的4平方公里高端商務中心區,即墨市東部沿海 “藍色硅谷”核心區,開發區唐島灣、前灣港等西海岸經濟新區,高新區紅島,李滄區世園會,市北區中央商務區等區域,按照每千人常住和流動人口800平方米的標準,規劃配置相應的市區型購物中心或大中型超市,并重點完善餐飲住宿、文化娛樂和生活服務等商業配套設施,打造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的集聚區。(記者官華晨攝影報道)
新聞內存
各區商業建設重點
市南區:重點在云南路、豐縣路、秀湛路、珠海路等區域的社區引進和配置便民連鎖網點。
市北區:重點在浮山后六小區、吳家村、青海路、小港等區域的社區引進和配置便民連鎖網點。
四方區:重點在宜昌路、金華路、保兒村、河西、合肥路東段等區域的社區引進和配置便民連鎖網點。
李滄區:重點在金水路中段、興寧路、太原路、板橋坊、滄臺南路、棗園、東小莊、上下王埠等區域的社區引進和配置便民連鎖網點。
嶗山區:重點在麥島、山東頭、濱海大道高校區、沙子口石灣、西韓等區域的社區引進和配置便民連鎖網點。
城陽區:重點在流亭卓越蔚藍群島、仙家寨等區域的社區引進和配置便民連鎖網點。
開發區:重點在薛家島居住示范區、石化項目生活區、臨港區、造船廠生活區及其他搬遷安置區等區域的社區引進和配置便民連鎖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