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球采購最先進設備運到青島 記者昨天從青島市政公用局獲悉,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廠——青島百發海水淡化公司目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設備安裝完成了50%。今年年底前,這個淡化廠將全部建成,明年7月實現通水,每天將有10萬立方米的淡化海水流入市政供水管網中,供市民使用。這個水廠的年供水量相當于三分之二的嶗山水庫。 找水 1.22億歐元建淡化廠 據介紹,青島百發海水淡化項目位于印江路2號,由我市與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公司之一的西班牙百菲薩公司合作建設,百菲薩公司與青島市海潤自來水集團公司、青島堿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青島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資建設的海水淡化項目。該項目采用世界上成熟可靠的反滲透海水淡化工藝,總投資為1.22億歐元,計劃2011年建成,2012年7月份通水,淡化海水通過市政自來水供水管網直接進入市民家庭。 建廠 國際采購頂尖設備 “這個海水淡化廠建成后,將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據有關人員介紹,該項目在進行土建工程的同時,對設備也進行了采購。“我們通過國際采購的形式,在全世界選擇最先進的設備。”最終,海水淡化設備選定了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的產品。 據市政公用局有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項目土建工程完成99.9%,除廠區道路、綠化及部分裝修外,反滲透車間、清水池、泵房等構筑物已經全部完成。安裝工程量完成50%,主要完成了預處理車間的管道、超濾、閥門、電器系統、反滲透車間的一級、二級反滲透膜、GPR管道、水泵及電器設備等。 工藝 海水透過反滲透膜 市供水管理處處長張國輝告訴記者,海水淡化的主要設備有三大部分,分別是反滲透膜、高壓泵和能量回收系統。要想將海水變成淡水要一路“過關斬將”。 為了便于抽取海水,廠區內建了一座海水水庫,從水庫中吸取海水后先進行沉淀,之后通過管道運輸將沉淀后的水送到預處理車間,在這里海水要進行粗過濾。“如超濾和微濾,主要是過濾水中的雜質、微生物和懸浮物等,達到通過反滲透膜的標準,之后通過高壓將水穿過反滲透膜。 ”張國輝告訴記者,穿透反滲透膜的壓力將達到70公斤,而普通的過濾壓力僅為8-10公斤。另外穿透反滲透膜后,高壓的能量尚存,在能量回收系統,多余的能量可以通過裝置進行回收,實現重復利用,以降低成本。 “穿透反滲透膜后,只有水分子及微量元素可以通過,剩余的便是濃鹽水。”據張國輝介紹,2噸海水能產生1噸濃鹽水和1噸淡水,濃鹽水將通過管道排入二三千米遠的深海中,而剩余的淡水由于礦物質含量較低,還需進行二次添加,添加后經過檢驗達到飲用標準便會進入管網,走入千家萬戶。 成本 每噸大約在5元以上 雖然進入管網的淡水水價不變,但淡化海水的成本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據了解目前國際上海水淡化的成本在6元到13元之間,其中設備就占到了60%的成本,其次是每生產1噸淡化水,就需要4度電,也增加了相應的成本,根據測算,每噸淡化海水的生產成本在5.45元左右。而百發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經向有關部門上報方案,成本價格尚未確定,但同其他地區一樣,百發海水淡化一噸也同樣需要消耗4度電。 另外,項目建成后將日產10萬噸淡水,需要海水20多萬噸,淡化率將達到45%,這些水進入管網后可以滿足50萬人的飲用需求,供水量占全市的1/6。張國輝告訴記者,按照設計的淡化能力,每年可節省自來水3600多萬噸,相當于目前嶗山水庫儲水量的三分之二。“這意味著,百發海水淡化項目投產后,我市又增添了一座中型‘水庫’,而且這個‘水庫’將永不干涸。 ”據了解,項目預計明年7月份將實現正式供水。 輸水 建了12公里輸水管道 據相關技術人員介紹,海水淡化項目由于海水水質不同,所采取的淡化工藝也會有差別,選取海水水源成為該項目的一個難點。經過中國和英國專業技術人員為期一年的實驗和檢測,最終決定使用來自膠州灣的海水作為淡化水源。到2015年,青島海水日淡化能力將達到40萬噸,海水淡化產業總產值達到120億元,帶動相關行業產值增加400億元。 另外,為了方便運輸,市海潤自來水集團已建設12公里的管網,將淡化后的海水引至城市供水主管網,與引黃濟青、水庫等地取得的淡水一起流入千家萬戶。 新聞延伸 每年利用海水12億噸 據了解,青島海水淡化產業,開始于工業用水。 2004年黃島發電廠建成了3000噸/日海水淡化工程,是全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多效工藝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生產中的鍋爐供水。 華電青島發電公司在二期擴建兩臺3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時,設計安裝了3臺海水淡化裝置,處理能力達到360噸/小時。 2010年上半年,青島堿業公司投產2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在世界純堿行業中首家形成“純堿生產—海水淡化—濃海水化鹽制堿—熱電聯產一體化”發展模式,將海水淡化后的濃鹽水用作純堿生產原料,每年節約近6萬噸工業鹽,可以基本回收海水淡化的成本。同時,每年還可節約300萬噸自來水。目前,我市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能力3萬噸/日左右,年海水直接利用量約為12億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