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2011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我們將全面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努力實現良好開局,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城鄉居民收入均增長12%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9‰以內。全面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節能減排各項目標。 重點做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促進消費快速增長。繼續落實好便民惠民各項消費政策,著力擴大商品消費。創新傳統流通模式,發展新型消費業態,規范和扶持品牌連鎖店等新型零售、餐飲業發展,推動商業、旅游、文化等多業聯動,打造“青島之夏”購物品牌。加強商業中心建設,提升商貿服務業集聚區功能,完善以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為特色的市場流通體系。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5%。 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安排總投資3588億元的重點項目260個,其中社會民生、服務業、技術創新項目占80%以上,年內確保80個項目竣工投產。完善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配套政策,最大限度放寬民間投資準入領域和條件。爭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民間投資比重達到70%左右。 努力遏制物價過快上漲。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菜園子”工程建設。做好糧、油、肉、菜等大宗商品儲備,提高市場應急保障能力。強化價格異常波動監測預警,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將物價上漲與城鄉低保居民補貼聯動機制擴大到五市。 切實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全面落實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大中低價位、中小套型住房供給,嚴格實行住房限購政策,嚴格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嚴格管理住房用地供應,嚴格規范房屋交易秩序,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 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出臺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和扶持政策。有重點地引進金融機構,培育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大力度推動企業上市,提高經營性國有資產證券化率,爭取高新區納入新三板擴大試點范圍。做大做強軟件產業、服務外包產業。港中旅海泉灣度假城等重點旅游項目建成開業。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努力開拓國內外旅游市場。加快發展總部經濟和會展經濟,辦好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啤酒節等品牌節會。 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振興、技術改造,實施300個產業振興項目和1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激勵政策,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集中引進一批大型骨干項目,實施一批重大應用示范工程,規劃建設一批產業聚集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