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16日消息,每年春晚,總會出現一些互聯網的流行元素,今年,蔡明在小品《新房》里大秀微博,不僅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個像當年“偷菜”一樣紅,還包含更多內容、更有意思的互聯網新產品,也證明了微博開始從IT圈走向普通的百姓群。有人的地方就有話題,人聚多了就出了事件。近期但凡是在微博上發生的事件,都會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話題,不少記者每天蹲守微博,像捕獵一樣隨時尋找感興趣的新聞線索。微博不僅逐漸完善了其“自媒體”性,甚是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力也日趨深入。 ????春節搜狐微博“白領送票”廣受媒體報道 ????春節前最熱的話題是“火車票”,最難買的也是火車票。這時候,卻有人在搜狐微博發帖,要免費贈送網友火車票。某京城白領的這一創舉,立即吸引了大量的網友和媒體的關注,成為2011年由微博平臺發生的第一個最熱門的話題。 ????對于“女白領送票”事件,網友發表了各種不同的意見。有人贊揚,有人質疑,有人真心求助。贊揚者認為該女這一善舉,解了網友的燃眉之急,不管最終能幫到多少人,、動機和目的是純潔善良的,是值得提倡和表揚的。質疑者則認為這是一場炒作,甚至還有人懷疑博主可能在火車站“有人”,不然為什么別人都買不到票,偏偏她能買到,還要無償贈送。當然也有不少在經歷了痛苦的連夜排隊,高價求助黃牛都無果的網友,真心求助博主的網友。所有質疑,在博主真正替兩名網友買到票后,才得以冰釋。圍繞這一事件,一幕幕關于“春節火車票”的眾生相精彩紛呈,火車票為什么這么難買?黃牛黨,各地過年習俗,徹底排隊,火車票售票潛規則,等等用戶關心的話題一一曝光。 ????微博事件成為新聞登上傳統媒體 ????一個普通的白領,一個普通的想法,如果不是發生在微博平臺上,是否會有如此聲勢浩大的討論和關注?事件期間,送票微博被網友轉發多達7千次,吸引了12萬人的圍觀。超過100家媒體對這件事情進行的報道,其中不乏《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等各地平面媒體專訪,以及多家電視媒體對該事件進行新聞播報。有網友在浙江衛視的新聞節目里看到該博主的義舉,專門根據網址找到她的搜狐微博,只為@一下支持她。微博已越來越取代論壇、博客,而成為新的事件發源地,而搜狐微博強大的傳播力和媒體影響力可見一斑。 ????以“送火車票”事件為代表的微博事件,再次證明了微博的媒體影響力??v觀時下各家門戶微博的競爭,新浪慣打“名人”牌,定位高端;騰訊依靠打通QQ用戶的關聯,將海量的QQ用戶轉化為微搏用戶,但用戶特性不一,定位至今不明確。而在搜狐微博上接二連三爆發的百姓事件,似乎自然而然的把搜狐微博定位推向“老百姓的民生微博”。不管各大門戶各自都在使用怎樣的戰術,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微博不再是名人的微博、企業家的微博,正如蔡明在小品中演繹的那樣,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來做自己的、身邊的“實時報道”。馬上要迎來兩會,相信在微博這個平臺上絕不會缺少話題,也可以肯定會有不少媒體記者在此守候著話題的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