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百出 低劣騙術牛頭不對馬嘴 記者查詢“李經理”和“高先生 ”的手機號后發現,兩人的手機號歸屬地分別為成都和上海。讓人意外的是,記者看到“李經理”的聯系方式也出現在一家名為“昆明商路商務咨詢公司”的網站上。該公司和“濟南華勝信貸擔保有限公司”一樣,也是提供貸款業務的信貸公司。只是這次,“李經理”變成了“鄧經理”。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整個交易過程漏洞百出,諸多疑點都印證這其實是一個騙局。 “辦事處”子虛烏有 18日下午,記者在對“高先生”假稱匯款的同時,找到了延吉路161號,發現這里其實是一處干休所,而非高某所說的“合豐賓館”。附近也只有一處“和風賓館”。記者將情況反映給和風賓館工作人員后,他們表示非常驚訝。“最近入住率不高,住的也都是在附近工作的,沒有南方口音的人在這里辦公司。房間隔音不好,你打電話給他,如果真在賓館里的話,我們就能聽到他在里面講話。”賓館工作人員說。 隨后,記者撥通“高先生”的電話確認青島辦事處的位置,對方非常不耐煩:“延吉路161號,合豐賓館,合作的‘合’,豐富的‘豐’,怎么啦?你趕緊匯錢。”電話的一端,不時傳來《吉祥三寶》的音樂聲,此時賓館里卻非常安靜。另外,“高先生”連賓館的具體位置和名字都沒有說對。顯然,這里并沒有什么“青島辦事處”。 記者注意到,“高先生”所稱的“濟南辦事處”也并不存在。當記者在“百度地圖”里輸入“建設中路”時,結果顯示“沒有找到相關地點”。不過,濟寧市倒是有“高先生”所說的“建設中路金寶迪大廈”。 網上查不到登記資料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網站上公布的地址是“濟南經二路374號”。在濟南地圖上查詢,記者看到該處為“濟南市機電設備集團總公司第一分公司”和“易嘉超市”。 暗訪中,“高先生”和“李經理”都稱“濟南華勝信貸擔保有限公司”是在工商部門登記的正規公司,有營業執照。記者在濟南市工商局的官方網站“濟南紅盾信息網”并沒有查到該公司的登記記錄。 另外,“李經理”稱銀行賬號是濟南的 ,但記者咨詢建行客服發現,開戶銀行為廣西南寧市桃源支行營業部。 一步一步設下陷阱軟硬兼施逼人匯錢 這些網絡信貸公司是怎么詐騙錢財的?9月17日,記者暗訪發現,這些網絡詐騙公司以貸款低門檻為餌一步一步將急需資金的人引上鉤,再以先付利息為名詐騙錢財。 制造“公司業務繁忙”假象 17日上午9時,記者按照網站上的聯系方式,撥通了公司“李經理”的電話。 “你是哪里的?辦哪種貸款?準備多長時間還款?”電話里,一個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子聽到記者的詢問,一上來就非常老練地問了記者3個問題。記者假稱,自己是青島的一個大學生,因畢業求職想緊急貸款1萬元,一年后還款。電話那端的“李經理”猶豫片刻,稱他在全國各地都有“辦事處”,隨后說出了一個手機號 ,讓記者聯系青島本地的“業務員”高先生。 臨掛電話前,“李經理”還一再強調5分鐘后才能撥打高先生的電話,因為“最近青島辦理貸款的業務很多,高先生現在在網上簽合約,不方便接聽電話”。 之后,記者先后撥打“高先生”和“李經理”的電話,發現兩人的電話都在通話狀態。 騙取身份證號等個人資料 9時15分,記者終于撥通了“高先生”的電話。“什么時候要款?”同樣是南方口音的“高先生”簡單詢問了記者貸款的緣由后,稱自己在李滄區書院路附近的廣業錦江大酒店。如果確定要貸款,可攜帶學生證、身份證的原件和復印件到酒店辦理業務。記者以再考慮為由掛掉了電話。 18日上午10時,記者再次撥通“高先生”的電話,他又稱辦事處設在延吉路161號的“合豐賓館”,如果有誠意貸款,可攜帶證件到辦事處現場辦理,并約好11時30分準時在賓館見面。 不想大約10分鐘后,“高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稱要先驗明記者身份,讓把身份證號和學生證號先發過去。“我們是正規公司,你把信息發給我,我把公司營業執照的號碼發給你。”為讓記者“放心”,“高先生”表示還可以和記者交換信息。 當記者把證件號碼發給對方后,“高先生”卻只給記者發了一個該公司網址的信息。“高先生”稱營業執照在公司總部,打電話詢問不方便,從網站上也能看到公司的“實力”。 騙取利息“考驗貸款誠意” 隨后,記者表示要去“青島辦事處”遞送材料。此時,“高先生”卻稱必須先交上1000元的利息款,以考驗記者的“貸款誠意和還款能力”。“你一個學生妹也沒錢,待會兒給我響一聲電話掛掉我再給你打回去。”“高先生”“體貼”地說。 果然,當記者撥打“高先生”的電話時,剛響了一聲對方就掛了,并立即打了來。記者表示可以帶利息款和材料到賓館,沒想到他卻又稱“他只負責送款,自己不能經手利息款”,讓記者把錢打入一個銀行賬戶。 見記者遲疑,他又給記者做起了思想工作:“學生妹,我是為你考慮,你打車來賓館得花多少錢啊,而且你又不熟悉路況 。都給你省下打的費和電話費了,你不必擔心。”隨后,“高先生”給記者發來一個戶名為“李士冠”的建行賬號,稱“這是濟南總部的賬戶”。發完賬號后 ,他還特意打電話提醒記者:“同行匯款一分鐘就到賬,一定不要跨行匯款,不然到賬得 2 個小時,耽誤簽合同。” 暴力威脅“客戶”馬上匯錢 18日中午12時許,記者假稱已經到銀行匯款。“高先生”詢問了記者的具體位置,稱立即開車把款項和合同帶過來。記者回答自己在寧夏路一大型超市。“哪個超市?我車里的導航怎么搜不到?”記者就此對“高先生”是否在青島表示懷疑時,他當即說“搜到了,搜到了,這就過去。”5分鐘后,“高先生”稱已經到達超市門口。在隨后的兩個小時里,他不斷打電話催促記者匯錢。記者都以排隊為由進行推脫。 14時16分,“高先生”撥通第10個“催款熱線”。記者解釋說,匯款時因銀行工作人員提醒不要上當,所以正在猶豫。“你就說給公司賬戶里打錢,關他什么事!”電話里,“高先生”表現得非常“生氣”,還批評銀行工作人員“多管閑事”。最后,他還不忘“傳授”記者經驗:“趕緊躲開銀行工作人員,去ATM機上去轉賬”。 “銀行排隊的人太多了,不辦了。”聽到記者如此回答,“高先生”惱羞成怒:“等了你兩個小時,都不把錢匯過來!我把貸款和合同都從公司提出來了,你說怎么辦?我手里有你的身份證號,完全可以把合同簽了。如果你再不匯錢 ,我就派人到學校里挖了你的眼珠子。你信不信?有本事你別關機。”電話里,“高先生”一再威脅記者。 記者掛了電話后半個小時,突然又收到對方的短信,一會兒稱記者沒資格掛電話,一會又委婉地向記者“道歉”,稱“處處替你考慮你還誤解我”,讓人哭笑不得。 再交鋒 倆騙子演戲換湯不換藥 18日下午3時許,本報另一位記者假稱自己是濟南人,想貸款6萬元買房,用另一手機號再次聯系到“李經理”。“李經理”當即表示,該公司總部在濟南的“建設中路金寶迪大廈”,并讓記者聯系濟南的“業務員”。 記者看到他給記者發來的聯系方式,竟然是青島的業務員“高先生”。記者短信稱,并沒有找到公司總部。“高先生”批評記者對地形太不熟悉,可以先到鐵運賓館見面。和上午的交易如出一轍,“高先生”隨后又稱必須先交3600元的首付利息。而給記者發來的賬戶,也是戶名為“李士冠”的建行賬號。 ■專家 網上貸款信息千萬不要輕信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這種詐騙手段和常見的很類似,關鍵是市民要提高警惕。”山東誠功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孔姣提醒說,正常情況下辦理貸款的手續是很嚴格復雜的,都需要用房屋等不動產進行抵押擔保。 因此,市民不能嫌麻煩貪圖一時方便輕信網上的貸款信息。如果急需周轉資金,應到正規的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或者通過其他合法途徑解決資金問題。 ■提醒 貸款騙局有6大特點 近來,“拍拍貸”、“易借通”、“紅嶺創投”等“借錢網站”風靡網絡。記者了解到,島城也有類似網站。這種“網絡借貸”網站均稱只提供借放貸平臺,而且對于網絡貸款騙局,它們也都表示出“深惡痛絕”的態度。記者注意到,很多網站在首頁上都提醒網絡用戶提防騙局,還有一些網站總結了網絡貸款騙局的6大特點: 1、公司名頭比較大,所謂的“誠信集團”“××貸款集團”“××貸款集團公司”等,這類公司根本不可能存在,工商部門也不可能允許此類公司名稱注冊。 2、沒有辦公地址,也無法提供真實的公司營業執照和個人身份證。 3、廣告信息中一般只提供手機號及聯系人,通過手機號碼查詢可看出發布者集中位于國內少數幾個省份。 4、放貸條件容易,不需抵押也不需查看收入情況,基本上是一個身份證就可以貸款。 5、當求貸者動心后,騙子們會利用各種理由要求先收取費用,比如“利息、律師費、核實費、保險費、手續費、保證金”等。 6、當求貸者先付費后,發現騙子的手機再也撥打不通,甚至某些求貸者不知道對方的公司、個人姓名,身份證,甚至連對方身處何地都不知道就已經上當受騙。 ■鏈接 對“借貸網站”也要擦亮眼睛 借助網絡的“民間借貸”方式由于自身具備的“辦理快、利息高”等特點,正受到越來越多借放貸者的歡迎。但同時“網絡借貸”存在高利息和虛假性,容易出現借貸人“賴賬”情況。由于目前民間借貸網站處于監管的“空白地帶”,因此,市民應該擦亮眼睛。 國內一家網絡借貸網站不乏因賴賬被列入“黑名單”的借款者。據《信息時報》報道,青島的拍拍貸放款者Fendy已碰到了好幾個借款者都是這種情況:“成功借款五六次,只有一兩次是還清的,然后就是不斷地發標借錢。” 18日下午,記者在該網站“借入者未按期歸還網絡曝光”一欄里看到,自2008年以來,該網站已有60余名“賴賬者”。記者試圖按照上面的方式聯系借款者時,語音提示手機為關機或停機狀態。“我的個人信息被竊取了,后來網站給我打電話我才知道自己背了5000元的貸款。”淄博的劉山川也在黑名單之中。網上信息顯示,其逾期未還本金2889元,逾期737天。劉山川稱雖已經報警 ,但其詳細信息仍掛在網上。對此,他也非常無奈。 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