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 合作伙伴在“搞鬼”,房管局正調查 昨日中午12時許,鄭州市企業壹號大廈17樓,在一間并未掛牌的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軍安實業董事長時國強。 時國強說,“軍旅凱旋門”項目由軍安實業與河南省軍安老兵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軍安老兵”)合作,并約定,“軍安實業”出地,“軍安老兵”出資金,并由“軍安老兵”獨立負責該項目的資金籌集和房屋銷售。
2007年,因資金問題,“軍旅凱旋門”項目全面停工。時國強說,他們決定終止與“軍安老兵”的合作,但沒有簽署終止合作的協議,“這時候我們聽說,他們新注冊了公司‘新安老兵’,并以這個公司的名義私自賣了一部分房子。” 時國強說:“后來我才知道,他們賣了有150多套。”獲悉此事后,他們和新安老兵進行了協商,約定新安老兵銷售的部分房屋糾紛由新安老兵負責處理,并為業主退回房款。 此外,時國強表示,2008年6月,為解決此事,他們在售樓部門外貼出了“從未委托任何公司銷售該項目”的聲明。而此時,新安老兵董事長司新安仍在謊稱“馬上交房”,試圖隱瞞他的客戶,“司新安收的房款,都用來投資別的項目了。他這種行為可以說是詐騙,公安部門已經立案了。” 如今,對于閆女士等人所遭遇的“一房多賣”,時國強表示,房管局正在調查,“我們也已經起訴到金水區人民法院了。” 昨日,就時國強所說,記者多次試圖聯系新安老兵董事長司新安,但其手機一直關機。 房管局 開發商涉嫌欺詐 昨日下午,記者從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預售登記管理科得知,“軍旅凱旋門”項目并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鄭州市房管局房地產監察隊監察科楊科長表示,按規定,房地產企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國有土地上進行房地產開發、經營,必須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在取得許可證之前,不得售房和收取購房人房款。 楊科長說,據調查,軍安實業和新安老兵目前有兩點不符合相關法規。一是在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時,對外銷售房屋,收取房款。二是兩個公司對同一小區的房產進行重復對外認購,涉嫌欺詐。 “我們已制止了這一行為,并就無證售房行為對兩家公司下達了行政處罰通知書。對于可能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我們也已經移交給了公安部門處理。”楊科長表示。 律師 業主可起訴要求“1+1”賠償 昨日下午,記者獲悉,鄭州市公安經偵部門并未對此事立案,“我們還是建議走民事途徑解決。” 遭遇“一房多賣”后,作為消費者的業主該如何維權?昨日,記者就此咨詢了天之權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律師張少春。 張少春表示,業主不管跟哪個公司簽的合同,都可以起訴簽合同的公司。“現在普遍認為房屋也是消費品。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業主可以要求相應公司給予‘1+1’雙倍賠償。” 【提醒】 如何避免“一房多賣”? 律師建議,市民購房前,一定要查看開發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等相關證件。購房時,盡管有錢,也盡可能按揭買房,最好不要一次性付款,“貸款買新房,開發商必須去房管局備案。” 需要提醒的是,買房后,業主要及時到房地產管理部門申請預告登記。為防止“一房多賣”的發生,《物權法》第20條規定了預告登記制度,即買受人只要和開發商簽訂了預售買賣合同,即可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保證將來獲得對于不動產的所有權。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商報記者 訾利利 丁亞菲實習生 郭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