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2010年1月1日訊? 昨天,記者了解到,2009年8月25日,我市對口支援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陳家壩鄉中小學校、衛生院、文化站、農貿市場、公交招呼站、垃圾中轉站、駐地街道、雨污水工程等項目竣工,并正式移交當地政府。11月21日,按照山東省《關于進一步做好鄉鎮援建項目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收尾工程進行了協商移交。至此,《山東省對口支援北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下達我市的鄉鎮援 ?? 投資10735萬元 再創“青島速度”援建 ????曲山鎮、陳家壩鄉是“5?12”地震受災極嚴重的兩個鄉鎮,恢復重建任務繁重。我市對口援建兩個鄉鎮項目共計17個,全部使用我市捐贈資金建設,總投資10735萬元,建筑面積2.71萬平方米。其中,曲山鎮建筑面積6431平方米,包括曲山鎮小學、文化站、衛生院、鄧家門診部、農貿市場以及鎮駐地和海光村道路、給排水、公交招呼站、垃圾轉運設備、市政配套工程等援建項目。 ??? 今年4月1日開工,5月17日主體封頂, 8月5日通過質檢驗收,繼板房援建后再一次創造了“青島速度”。陳家壩鄉建筑面積20673平方米,包括陳家壩中學、小學、中心衛生院、文化站以及農貿市場和鄉駐地道路、給排水、公交招呼站、垃圾轉運設備和部分市政配套工程等援建項目。今年1月12日援建項目開工,4月27日主體封頂,8月15日通過質檢驗收。 ???援建學校文化站 “感恩碑”記錄奉獻 ????據介紹,在抓好援建項目建設的同時,我市根據《山東省對口支援北川鄉鎮援建項目“三統一”實施意見》的要求,投資捐贈資金339.14萬元,完成援建兩個鄉鎮學校、衛生院、文化站等項目的設備采購任務,克服工期緊,專業性強等困難,科學調度,加班加點,現場安裝、調試,確保了援建項目的按期交付使用。 ????在援建工作中,我市創新規劃編制工作模式,建立“雙線”協同的工作機制,援建人員在前方搭建工作平臺,規劃、勘察部門及專業設計院在后方提供技術支撐,有效地促進了恢復重建規劃的編制,創造性地修建了羌族文化景觀墻,鑲嵌了8塊展現羌族歷史文化的浮雕,為曲山鎮打造特色旅游小城鎮提供了文化載體。在施工過程中,我市堅持嚴格管理,實施了“質量雙控、五位一體”質量管理模式,援建項目在接受北川縣和青島市質監站管理的同時,實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指揮部、北川縣和青島市質監站共同監管,確保項目質量。我市竣工移交的曲山鎮、陳家壩鄉建筑項目,都榮獲了綿陽市工程質量最高獎——“綿州杯”。陳家壩鄉群眾在我市援建的學校里立了一塊“感恩碑”,以銘記青島人民的無私奉獻。 ??? 專款專用通過審計 援建任務全面完成 ????為確保援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促進提高建設投資效益,2009年4月至11月,市審計局對我市對口援建北川縣曲山鎮和陳家壩鄉17個項目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審計和延伸審計單位5個,審計資金1.07億元。審計過程中,堅持前方常駐審計與重點節點審計相結合。一方面,派出審計人員常駐北川,在前方第一線開展審計監督;另一方面,派出審計組多次深入對口援建鄉鎮,抓住項目建設的重要節點和關鍵環節,現場檢查建設情況。同時,利用建設單位的視頻監控系統,指定專人在后方遠程監控工程進展和施工質量,遇有問題,迅速與前方聯系溝通,妥善處理,及時予以解決。 ????審計結果表明,援建資金能夠按照國家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現了專款專用;項目建設認真落實并嚴格執行了國家、省有關政策和建設標準,實行了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三級質量保證體系,落實了項目法人制、合同制、監理制和招投標制,建設程序比較規范,質量控制體系比較完善,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但由于我市負責支援的兩個鄉鎮都是地震受災極重地區,援建時間緊、任務重,建設條件較差,項目建設初期也存在個別項目審批手續相對滯后等問題。對此,審計部門及時下達了跟蹤審計意見書,提出了7條建議,被審計單位全部采納,及時進行調整補充,完善了相關手續,健全了規章制度,促進援建項目建設順利開展。(青島新聞網記者 李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