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四型社區”建設工作思路提出以來,全區上下圍繞“文明、生態、康樂、和諧”的核心理念,以夯實基層基礎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隊伍、經費、用房建設,有效緩解了“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地方辦事”的難點問題;以創新工作機制為突破,做到“守土有責、屬地管理、權責一致、重心下移”,強化了街道在服務經濟發展、做好城區管理、履行社會事務等方面的職能;以保障改善民生為目的,全面優化社區環境、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確保了社區和諧穩定,為社區居民群眾創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八男蜕鐓^”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居民群眾的高度擁護。下面主要介紹各街道"四型社區"建設工作經驗。
????八大關街道
????大力提升社區建設品質
????在堅持全面上標準、上層次的基礎上,注重向社區“實用化、功能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先后投資450余萬元用于改善社區辦公服務用房,使社區用房面積增長了5倍,將在金口路社區建成1500平方米集社區辦公、居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社區管理服務中心。依托人文歷史資源優勢,以“啤酒節”、“沙灘節”、“海洋 節”等大型活動為牽引,充分發揮匯泉廣場、海水浴場為平臺的大眾文化主陣地,先后開辦了社區圖書節、文化休閑廣場活動。圍繞居民素質提升,開展了講座、畫展、論壇、演講等主題鮮明的文化活動,收到了良好成效。立足社區、面向社會,建立了以社區干部為主,吸收轄區內熱心社區工作的居民參加的居民互助組織,和以社區內商貿、醫療單位及等群團組織為主的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目前,街道管區共有居民互助組織25個,社區工作組織18個,專兼職管理服務人員400多人。著力挖掘社區歷史人文資源,完善文化、體育等軟硬件設施,將棲霞路和福山路打造成兩條"和諧示范樓院一條街"(禮尚文明一條街、人文故居一條街),力爭一樓一特色、一院一精品,整街有品位,并發揮其示范作用,帶動管區“四型社區”建設整體上臺階。本著“整治一處樓院,種植一片綠地”的原則,分期分批種植花草,采取社區樓院出人工,房產單位出資金的辦法,先后綠化庭院163處,并全部綠化達標。針對生活和燃煤取暖鍋爐造成的污染,多方籌集改造資金300多萬元,啟動了低峰期用電取暖工程,使管區內20臺鍋爐得到改造、15臺鍋爐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