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強化主城內涵式發展 穩步提升老城區功能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系列規劃成果惠及老城區
????內容提示:
????在“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思想的指導下,我市一系列規劃有序推進,并不斷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膠州灣東岸青島新客站及周邊地區概念規劃》與《港航經濟集聚區(團島——大港)規劃研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取得的部分重要成果。
????伴隨著“環灣保護、擁灣發展”
戰略的實施,環膠州灣區域將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重新審視膠州灣東岸近海區域未來的發展戰略。市規劃局高起點、高效率、科學地開展規劃研究與編制工作,目前,《膠州灣東岸青島新客站及周邊地區概念規劃》已形成階段性成果。
????作為港口城市,站在新紀元的青島如何以港興市,發揮港口的作用及功能,帶動和發展與港口相關的其他產業,充分發揮港口經濟的貢獻及拉動作用,成為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市啟動了港航經濟集聚區(團島——大港)規劃研究,并取得成果。
????本文將對這兩項規劃成果進行詳細解讀,敬請讀者關注。自本報連續獨家刊發《“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概念規劃研究》、《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青島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08-2020)》等規劃成果以來,得到廣大讀者與市民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截至目前,市規劃局收到大量市民的建議,正組織專家對市民建議進行專項研究。本文將選擇部分建議進行刊登。
????構建集工商住一體的現代化濱海城市組團
????《膠州灣東岸青島新客站及周邊地區概念規劃》解讀
????膠州灣東岸的強烈“脈動”
????伴隨著“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的實施,環膠州灣區域將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而膠州灣東岸李滄、四方西部區域,作為青島市的傳統老工業區,在海灣大橋與青島鐵路北客站興建、滄口機場搬遷等城市重大事件的激發作用下,將面臨結構性重大調整。
????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決定重新審視膠州灣東岸近海區域未來的發展戰略,為高起點、高效率、科學地開展規劃研究與編制工作,由青島市規劃局組織編制《膠州灣東岸青島新客站及周邊地區概念規劃》。目前,概念規劃已形成階段性成果。
????規劃范圍包括李滄、四方西部與城陽流亭區片,具體范圍北起白沙河,南至海泊河,東沿重慶路—洛陽路—四流南路—杭州路,西到海岸線,總用地約為68平方公里。
????本項目位于膠州灣東岸,是擁灣發展核心組團之一,自北向南涉及城陽、李滄和四方三個行政區,是青島傳統工業聚集區,工業倉儲用地約占總用地的33%,且現狀以利潤較低的重工業企業為主,污染嚴重,涉及總資產、企業員工數量龐大,搬遷難度大,同時由于居住用地和工業用地混雜,其改造難度也較大。
????從土地開發潛力來看,區域內開發難度較低用地占到總用地的50%,其中可進行開發的空置地就占到總用地的23%,但濱海空地資源開發受交通廊道的制約性影響較大。
????針對區域現狀復雜、約束條件多、規劃實施難的特點,我們借鑒英國規劃體系,強調三個立足,即在規劃成果上立足于確定區域戰略目標,在規劃方式上立足于建立規劃協商機制,在規劃落實上立足于建立規劃監督和申訴機制,強調指導性、動態性、彈性和多方參與,保證規劃的前瞻性和實施中的可操作性。
????打造城市功能高度復合的未來型城市“新都心”
????本次規劃從產業和空間兩方面共同描繪項目未來發展藍圖。首先,規劃從都市圈分工、青島城市發展需求、青島城市功能升級空間選擇以及項目自身發展現狀四大方面入手制定項目整體發展定位,同時結合區域產業現狀和重大設施影響分析確定具體產業定位。
????總體定位:以現代生產服務業為核心,以濱海特色的現代生活服務業為支撐,建設現代港灣岸線都市形態突出,城市功能高度復合的未來型城市新都心,成為輻射半島城市群、融國際信息中心、國際商務中心和國際商業休閑娛樂中心于一體的現代服務中心。
????產業定位: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植入新型的精致產業,具體產業定位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九大產業。三大方面即高端現代生產型服務業、現代生活服務業和都市型工業,未來九大產業將以國際商務服務業、創新技術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和都市型工業為主導、以文化創意產業和都市休閑旅游業為特色、以政府公共服務業、現代特色商業和房地產業為配套,共同推動區域發展。
????本次概念規劃以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即公共交通導向型發展模式為主骨架,以都市綜合體為激發點,以大型生態廊道為間隔的緊湊型未來城市副都心的規劃發展理念。
????構建“一帶展開,兩軸間隔、三片聚合,八團凸現,擁灣、面海”的整體功能空間格局
????規劃形成三大經濟片區、八大功能組團。
????三大經濟片區:規劃依循再開發空間分布和現狀功能布局的特點,以李村河和婁山——煙墩山自然生態廊道的分隔,將本規劃區劃分為婁山——煙墩山以北片區、新客站周邊及滄口機場片區、四方片區三大經濟片區。
????八大功能組團:依據產業相對分工、功能集聚、主題突出的原則,于三大經濟區內形成八大功能組團,分別是:城陽臨海高端服務居住組團,機場周邊都市工業組團,特色產業旅游服務組團,李滄中部居住組團,新客站周邊商務、商業組團,滄口機場及科技大學產學研組團,四方濱海休閑服務組團,四方文化創意產業組團。
????最終形成“一帶展開,兩軸間隔、三片聚合,八團凸現,擁灣、面海”的整體功能空間格局。
????婁山——煙墩山以北片區:本片區依托空港和自身的產業優勢,重點發展臨空服務業和高精尖新的都市型工業功能,最終形成臨空指向型產業聚集區和服務區。
????空間布局依托現狀用地三團突出的空間格局,充分發揮濱海資源,形成濱海兩心一帶,腹地多組團的整體空間格局。
????新客站周邊及滄口機場片區:本片區將依托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打造成為青島最具開放性和國際氣氛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青島國際信息交流的門戶,其功能主要以現代生產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為主。
????本片區總體空間架構將結合李滄“3+2”理念,突出生態間隔、組團延伸、浮島串聯、有機多元、生態復合的空間特色結構。共包含膠州灣東岸核心商務組團、滄口機場信息服務組團、李滄中部政府公共服務/居住組團三大功能組團。
????四方片區:本片區依托現狀優越的教育、工業/企業和濱海空地資源,延伸新客站經濟職能,形成與新客站融為一體的橋頭堡片區,最終發展成為青島的時尚創意產業聚集區,產學研示范區和北部濱海休閑旅游購物體驗區。
????本片區空間架構將凸現差異性文化主題,根據濱海距離,分為擁灣層、近灣層和圍繞孤山的“兩帶一環”的整體空間格局,共包含三大功能性組團。
????形成以公共交通導向型發展模式為主骨架的交通體系
????規劃將形成以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即公共交通導向型發展模式為主骨架的交通體系。
????本次概念規劃擬建設以城市快速路和軌道交通為支撐的分區性交通骨架,依托地鐵的興建構建以交通樞紐為核心的區域性轉乘停車系統。依托干道網體系的建設,建立以BRT和公交通配環為支撐的公交優先交通發展模式。建設交通單元區體系,發展大型聚集區和新引點的智能化數控(ITS)單元。
????在區域交通規劃方面,加快完善“三橫兩縱”的區域交通骨架,膠州灣高速遠景規劃為城市濱海景觀大道,結合鐵路青島北站建設,落實軌道三條、站點13處,建議延伸地鐵5號線至四方填海地并增加兩處地鐵站。
????區域內干道網體系規劃在現狀基礎之上進行梳理和調整,形成11橫6縱的干道網體系,縱向打通四流路并結合安順路線位形成貫穿南北的交通主軸。在各功能區規劃環形或網格(多環)型內部交通道路用于組織功能區的內部交通。干道建設采取近期組團式建設、中遠期全線貫通的策略。
????規劃道路里程總長度由現狀209公里提高到382公里,面積率由8.13%提升到16%,干道網密度由3.0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4.19公里/平方公里,主次干道比由1:0.83提升為1:1.12,其中保留現狀道路89條,新增主次干道104條,總長度174.6公里;現狀主次干道利用率達到82.8%,支路利用率達到78%。
????塑造海岸帶及濱海景觀輪廓線
????規劃依據總體用地空間布局,沿膠州灣東側重點打造以站前商務都心、水岸新城、臨空科研新區等四大組團為核心的標志性景觀帶,空間形態呈“一心突出、四團環抱、疏密間隔、擁灣通海”的總體格局。
????通過土地資源承載力、勞動力需求、基礎設施承載力、居住空間承載力等多種方法分析,確定區域基礎設施可承載人口規模為70萬-100萬,合理人口規模為50萬-70萬,考慮環灣保護,建議人口規模為50萬-55萬。
????分期實施與都市綜合體規劃。規劃結合托濱海岸線、重大基礎項目的推進和搬遷企業工作的推進,于各大片區內實施綜合體啟動發展策略,力求三區都有啟動點和特色主題,以綜合體為龍頭核心漸進式推進各個功能組團的發展。其中啟動區總用地約為1912公頃,中期推進期總用地1324公頃,遠景完善期總用地1493公頃。
????本次規劃用地開發共存在三種類型,分別是:現狀保留用地1420公頃,約占總用地20.8%;規劃整合用地1126公頃,約占總用地16.5%;再開發規劃用地3327公頃,約占總用地48.8%。
????本報記者 整理
????集思廣益廣開言路
????構建規劃與市民互動平臺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規劃系列成果展市民建議摘要
????日前,規劃局以專版形式連續刊發了《“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概念規劃研究》和《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青島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08-2020)》等規劃,此舉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參與。目前市規劃局正組織專家對市民建議進行專項研究。現將部分市民建議摘要如下:
????1、市民王先生:“環灣保護、擁灣發展”交通規劃中規劃3號路建議延伸向北與春陽路向西延伸段相連接,以加強各工業區域的相互銜接。春陽路遠期規劃最好向西繼續延伸經“濕地”區域從中路將高新區域與膠州相銜接,形成互為貫通,達到西部各區域與高新區物流、人流快捷暢通,也為西部濕地保護和旅游開發提供便捷。
????2、市民毛先生:建議在滄口機場搬遷后,規劃建設一條交通大道將太原路與重慶中路相連,可以避免再轉永平路到振華路到重慶中路,或永平路到四流南路進市區,減少交通壓力。
????3、網友053200006:大港地區周邊整體環境及軟硬件設施落后,建議還是將郵輪母港設在奧帆基地。
????4、網友qdtly_76:海泊河周邊地區污染嚴重,急需改造,建議在“環灣保護、擁灣發展”中考慮治理海泊河,搬遷電廠。
????5、網友cchemanguo:建議小港灣和云南路片區改造的規劃方案要出精品,從景觀設計入手突出青島特色。
????6、市民鄭先生:建議在《“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概念規劃研究》中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增加更多的市民休閑旅游、公共設施、景觀綠化等方面考慮。
????7、市民張先生:根據目前的狀況和規劃的藍圖,應著重研究功能定位,并下大力建設規劃區域的配套設施,如:地下管網、污水處理,供暖供氣,交通、通訊等。
????8、網友ji_hao26:近期,青島火車站完全能滿足鐵路客運需求,遠期將是城市軌道的接點,那滄口火車站將來也就是一個城市軌道交通接點,因而,滄口火車站就應按城市軌道交通接點來規劃,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和浪費。
????9、網友shilei:建議將火車主客站設置在太原路最好,那里有大橋到對岸交通比較便利。
????10、市民孫先生:加快對青島北部城區建設,特別是做好公交設施、環境綠化、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此外希望進一步加強規劃的前瞻性和透明度。
????11、市民王先生:希望政府保護膠州灣北部自然生態環境,不要進行開發,可考慮將即墨城區劃到市區范疇,同時將即墨的藍村、南泉、大信村、馬山一帶作為高新工業區。
????12、網友tanxtcn:希望政府加大對李滄區舊城改造的投入力度,改善生活環境,縮小南北差距。
????13、平度市農業局郝先生:看了總體規劃以后,建議在生態環境目標方面增加對環境污染的控制和確保食品安全方面的基礎措施等。
????14、市民陳先生:建議2020年之前,要集中力量把主城區建好,盡快讓整個城區平衡發展,縮小南北差距。希望走“精城”之路,從細節抓起。
????15、網友zhs:在總體規劃出臺后應繼續做好各個局部的詳細規劃,把規劃做細,提高可行性、可操作性,應注意各個局部的均衡發展。
????16、市民林女士:看到報紙上關于青島城市建設,感覺非常振奮,作為青島市的一名市民,非常榮耀。我本人還有一個提議,只是一個想法,就是能否把青島作為全國的藝術都市?
????17、市民段先生:擁灣發展如何有效避免新城區不受圍繞沿岸并且根本不可能搬遷的眾多高污染企業的影響?
????18、網友yzw.yzw:汶川地震,舉世震驚,結合青島地質地理情況,青島該采取怎樣的措施預防,根據這些我們怎樣對城市發展進行合理規劃。
????19、網友hibravetony:黃島、嶗山、城陽的發展證明,離城規劃與貼城規劃發展速度有比較大的差距,擁灣戰略怎么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20、網友生產部:在加快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總難免出現各種問題,尤其是對環境保護、對失地農民的安置,這兩個方面我深有體會,如何避免此類情況,這樣我們的青島會更加美麗、富強。
????21、市民吳先生:看到青島的規劃讓人很興奮,尤其看到瑯琊臺的發展規劃,因為我是瑯琊臺人。我就是想知道何時會開始發展呢?
????本報記者 整理
????打造港航經濟服務區 塑造優美灣口天際線
????《港航經濟集聚區(團島—大港)規劃研究》解讀
????新青島從港口“啟航”
????作為港口城市,站在新紀元的青島不斷強化以港興市的理念,發揮港口的作用及功能,帶動和發展與港口相關的其他產業,充分發揮港口經濟的貢獻及拉動作用。
????膠州灣東岸團島至大港區域位于膠州灣灣口,與黃島前灣港隔海相望,區域岸線景觀豐富、水深及港池資源優越、自然及社會環境較好,該區域依托現有資源優勢,結合舊城改造、產業調整、港區功能提升,發展旅游、商務、休閑產業,塑造優美的灣口天際輪廓線,打造港航經濟集聚區,是構建擁灣城市形象的主要節點。
????一、區域位置
????1、區域概況
????膠州灣東岸(團島-大港)區域行政上隸屬市南區與市北區,功能區涉及范圍為新疆路、冠縣路、莘縣路、四川路以西區域。總用地面積約6.44平方公里。從整體上劃分為團島、三半島、小港灣和大港灣四部分。
????2、用地現狀基本情況
????海岸線總長度約23.6公里,總用地面積約6.44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63.7公頃、倉儲用地33.0公頃、居住用地34.8公頃、市政用地27.5公頃、特殊用地88.9公頃、對外交通用地292.81公頃,現狀總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
????二、各地塊基本情況
????1、團島區域
????(1)東為團島灣,西依膠州灣,與薛家島構成膠州灣口,是進出膠州灣的門戶。
????(2)整體呈“人”字形,地勢略有起伏,制高點海拔高度16米。
????(3)擁有蜿蜒的岸線,長約3公里。南側形成兩個岬角,東部有小型沙灘,景觀資源豐富。
????(4)現狀為特殊用地。北部為居住區及團島山山頭綠地,總用地面積為32.70公頃。
????2、三半島區域
????(1)基本情況:南至團島,北至市南區界,分為南、中、北三島,現狀海岸線長度為4公里,東西進深約350米-600米,總用地面積約100公頃。
????(2)土地利用:現狀用地大致包括工業、倉儲、居住、公共服務設施、交通設施、特殊用地、市政設施、綠地和道路用地等。其中:工業用地41.5公頃、倉儲用地8.5公頃、交通設施2.8公頃、居住用地15公頃、市政設施16公頃,現狀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
????(3)空間形態與建筑評價
????區域內新舊建筑并存,以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為主,大部分是老工業廠房和倉庫,有大量70米以上的大跨度建筑,集中反映了工業建筑的風貌。
????住宅主要是6層-10層的多層建筑,為企業職工宿舍樓,由于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建筑組合異形較普遍,間距過近,建筑密度較大,外觀立面單調,以40平方米-70平方米小戶型居多,局部有近年建成的高層建筑,如海灣花園和藍石海景等。
????3、小港灣區域
????(1)、現狀情況
????該區域北至青島港客運站,南至市北區界,東至膠濟鐵路線,西至海域,面積為60.58公頃,岸線長度約4.8公里。小港始建于1899年,到解放前已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客運、貨運、漁業及造船等功能的綜合性港口。解放后,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相繼建設了大片工業區和居住區,港口功能日漸弱化。
????(2)道路交通情況
????小港灣地區沒有濱海道路,瀕水地區的可達性差。膠濟鐵路線割裂了小港地區與城市其他區域的聯系,現狀僅有冠縣路貫通南北,另有山西路、河北路、市場三路、上海路四處低矮的橋洞與周邊區域相連。
????4、大港
????大港位于海泊河以南,昌樂河以西,小港以北,大港及周邊銜接用地面積約4.5平方公里,用地以港口、貨場、鐵路、工業為主。隨著外貿航線西移前灣港,港口吞吐能力減少,現作為青島港的輔港使用。
????形成“南貨北客”港航經濟格局,打造港航經濟服務區
????根據規劃研究,該區域在原有城市功能的基礎上,將新增三大功能:一是增加港口的航運服務功能,通過建設港航經濟集聚區,為港航相關單位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的服務,成為以國際航運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集聚區;二是增強城市港口復興功能,通過功能調整、產業轉移、舊城改造、郵輪母港及客運碼頭等項目的建設,充分發揮港口相關功能;三是增加港口的航運研發功能,通過合資合作形式,嘗試興辦產、學、研相結合的港航經濟研究機構,建立長效研究體系,研究解決港航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港航經濟發展服務,為港航產業發展服務。
????港口經濟作為本地區與外界物資和信息交換的重要載體,已經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青島作為港口城市,要強化以港興市的理念,發揮港口的作用及功能,帶動和發展與港口相關的其他產業,充分發揮港口經濟的貢獻及拉動作用。
????在推進舊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時,引進復興城市經濟產業,注重港航經濟產業鏈條的培育。港航經濟需要相應的協作產業銜接,實現和發揮港口的作用,帶動臨港產業、航運經濟做大做強,強化我市作為港口城市的地位和職能。
????結合港區功能提升更新,引入郵輪母港和旅游休閑產業等,形成“南貨北客”的港航經濟格局,打造港航經濟服務區,同時發展旅游、商務、休閑產業。
????其中,大港:貨運、旅游碼頭;小港灣:餐飲娛樂、旅游、商住、辦公;北島組團主體功能:商住、科教旅游;中島組團主體功能:濱水旅游、商務辦公、休閑娛樂、體育健身、交通樞紐;南島組團主體功能:市政設施、居住;團島區域主體功能:綠地休閑。
????啟動區域綜合改造,加快提升老城區功能
????膠州灣東岸(團島——大港)與黃島前灣港隔海相望,改造空間較大,周邊區域功能支撐與互補條件較好,具有較優越的功能提升潛力,區域改造的時機基本成熟。
????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為該區域的改造提供了政策支持;膠州灣口部成為城市擁灣布局的重要節點;云南路、小港灣、火車站商圈等片區舊城改造以及中山路復興規劃等項目的實施,對該區域的功能更新與提升形成推力并帶來了契機;交通方面靠近海底隧道及連接線、火車站、東西快速路、青島輪渡、青島港客運站等,內外交通斜街較好,出行便捷;周邊分布有與港航經濟關聯密切的青島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事、海監等部門,航運代理機構也多集中于八大峽,行業的聚集為引導發展港航經濟聚集區提供了可能。
????充分利用現狀資源,啟動區域綜合改造,對促進城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特別是港航經濟的聚集與發展,整體提升西部老城區的功能、縮小東西差距,呼應城市擁灣發展戰略,作用與意義重大。
????該區域內雖然大多數企業有搬遷意向,但是企業搬遷需要開展詳細的調查摸底工作,涉及企業搬遷、建設資金、職工搬遷以及安置等一系列搬遷困難,同時需要采取政府鼓勵、政策限制等措施。
????規劃研究中涉及的舊城改造、企業搬遷、產業轉移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規劃應統籌考慮,作出資金預算,支撐有關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建設港航經濟集聚區除了經濟、產業,還要有合適的產業鏈接。規劃研究要注意解決好生態經濟、服務經濟、工業經濟三者之間的關系。擁灣發展戰略沒有產業的支撐、產業沒有項目的支撐、地區沒有項目來填補或者企業更新失敗,有可能形成新一輪打造房地產運動的局面。
????規劃研究注重與其他區域的銜接。擁灣發展戰略的實施涉及區域之間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及形態、軌道交通等方面的綜合銜接,包括與黃島、四方、李滄等區域的銜接,規劃還應預留出地鐵用地。
????規劃研究提出考慮可持續發展、土地節約利用的原則,在現有大港碼頭條件的基礎上擬增加郵輪碼頭的功能。小港灣改造工程作為“雙改”項目及“環灣保護、擁灣發展”啟動點之一,市規劃局自始至終高度重視,全力推進項目進展。以“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為契機,盡快對該整體區域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考慮擴大范圍對東側輻射延伸區域一并研究論證,確定城市功能定位、產業結構以及發展方向,加快老城區改造步伐、功能的調整復興以及產業的轉移與發展。目前,該區域規劃方案編制工作已經展開。 本報記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