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一起趁國有企業改制之機、大肆侵吞國有資產價值達2600余萬元的案件,經哈爾濱市檢察院偵查終結并提起公訴。10月26日,哈市中級法院以貪污罪、挪用公款罪、非法注冊資本罪,數罪并罰,一審判處原黑龍江省經協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關潤松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
利終身,沒收其個人全部財產。
據悉,此案是截至目前查處的我省侵吞國有資產犯罪數額最大貪污案。
2005年5月,哈爾濱市檢察院接到舉報,反映52歲的關潤松在“經協公司”改制過程中侵吞公款及該公司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該院反貪局經偵查發現,關潤松采取非法手段,騙取有關部門企業改制批復,通過“改制”將公司巨額國有資產,僅評估為20.6萬余元后,采取虛假注冊的手段,將黑龍江省經協房地產開發公司注冊為個人所有的黑龍江省經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經查,1992年10月,省經濟技術合作委員會投資注冊成立了國有性質的黑龍江省經協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經協公司),該公司隸屬于省經合委。1998年2月,關潤松被省經合委任命為經協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2000年4月28日,省經合委批準該公司進行股份合作制改制,并將省經聯總公司在該公司的人民幣100萬元作為國有股份注入到改制后的公司賬內。為達到將國有資產據為己有的目的,關潤松擅自將股份合作制改為股份制,將100萬元作為債務處理。在省經合委已被正式撤銷的情況下,關潤松未經上級主管部門——省經聯總公司批準,騙取有關部門的信任,以黑龍江省經濟技術合作辦公室冒充經協公司的主管部門,出具了同意經協公司整體改制為有限公司的文件。2001年9月,關潤松虛掛個人投資、虛假出資1000萬元,將經協公司注冊登記為有限責任制的黑龍江省經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自任法定代表人,最終將價值人民幣2610.8萬元的國有資產據為己有。關潤松在省經協房地產公司改制進行資產評估過程中,指使財務人員篡改和調整財務賬目,致使評估結果中該公司凈資產減少393.31萬元;指使財務人員故意隱瞞正在建設中的恒潤嘉園的四棟樓房,致使評估結果中該公司凈資產減少434.72萬元;其間,該公司凈資產增加1782.77萬元。關潤松明知公司資產已發生重大變化,應當重新評估而未評估。經他一手操作,使公司巨額國有資產僅評估為20.6萬余元,將2610.8萬元的國有資產侵吞。此外,關潤松還涉嫌挪用公款犯罪、虛報注冊資本犯罪。
哈爾濱市中級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關潤松身為省經合委任命的管理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在國有企業改制時,利用職務便利,采取篡改、調整賬目,隱瞞財產的手段,將國有財產所有權轉移到他個人的經協有限公司,其行為構成貪污罪;關潤松在經協公司改制前,挪用公款200萬元,用于注冊其個人成立的公司,進行贏利活動,其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關潤松虛報注冊資本1000萬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構成虛報注冊資本罪。檢察機關指控其罪名成立,判處關潤松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其個人全部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