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群的海星究竟從何而來?用什么辦法才能將入侵鮑魚池的海星大軍“降住”?26日,青島海洋與漁業部門公布了調查結果:餌料缺乏、風暴潮影響以及近海海域環境改善等多方面因素,導致海星成群結隊靠岸
。
7月上旬,青島西海岸黃島區后灣村以及薛家島、膠南瑯玡臺等地鮑魚養殖海區出現大量海星,對沿海鮑魚養殖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在隨后半個多月的時間內,青島東岸嶗山區沙子口、石老人、大麥島海域離岸200米以外的較深水域底部也發現有大量海星聚集。
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有關專家幾次趕赴現場調查處理,分析后認為,是多方面原因導致海星在海岸大量出現。首先,青島近海海域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部分海洋生物資源得到有效恢復,這其中就包括海星。另外,餌料缺乏也導致海星向近岸遷移。
青島市近年對部分區域網箱養魚、筏式養貝進行清理,切斷了海星的食物鏈結構,為了尋找食物,海星開始集體向近岸遷移并逐漸增多。專家還介紹說,風暴潮的作用也導致海星漂移。此外,一些捕撈船捕撈到岸后,不加處理就將海星扔入水中,也使其在海邊大量生長繁殖。
同時,專家也提出了治理“海星大軍”的措施。漁民要及時清理鮑魚池內及周邊的海星,將其就地殺滅或掩埋;在海星比較集中的區域投放誘捕網籠,對其誘捕殺滅。(劉大正
胡保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