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昨公布2004年中國經濟運行主要數據,表示今年市場物價漲幅有望控制在4%%以內“2004年
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5%,糧食生產扭轉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回落,CPI(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消費穩中趨旺�!�
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公布了2004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昨日公布的數據表明:在經歷了從1993年開始的、為期10年的反通脹、反通縮壓力的斗爭后,2004年的中國經濟繼續沿著新一輪增長周期的軌跡穩健上升。
各地GDP昨未公布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李德水介紹了我國2004年各大產業的增加值。經初步核算,第一產業增加值20744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72387億元,增長11.1%;第三產業增加值43384億元,增長8.3%。國內外媒體密切關注的各省市自治區GDP數據昨日并沒有公布,記者會下從可靠渠道獲悉,去年GDP全國排名第一的是廣東省。李德水說:“大家肯定會對GDP增長9.5%表示驚訝,甚至是根本就沒有想到,此前最大膽的猜測也就是9.3%�!�
增長反映經濟水平
李德水介紹說,從2003年開始,我國結束了從1993年到1997年連續五年的反通脹斗爭,又結束了從1998年到2002年連續五年的反通縮斗爭,開始進入了新的經濟增長期。2003年我國GDP的增長率達到9.3%,2004年增長9.5%,這應該是很正常的情況;第二點就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也就是從1978年到去年,平均年增長速度是9.4%,2004年增長9.5%,基本在平均水平上,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第三點就是這一輪的宏觀調控是“有保有壓”的,不是簡單的緊縮,更不是全面的緊縮。宏觀調控根本目的是為了熨平經濟的波動,防止大起大落。9.5%反映了宏觀調控成果,也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第四點是中國經濟增長內在的動力確實很強勁,投資需求非常旺盛,消費隨著生活水平、經濟收入的提高,也是趨旺的。李德水特別強調,在中國農村,由于農業經濟發展加快,使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而這個消費市場開發出來,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加上國際經濟發展形勢比較好,對我國的出口也很有利。“所以我們去年增長得快一點,有它的必然性。”
效益和質量都不錯
同時,李德水也提醒大家看到,9.5%的增長率說明中國去年的經濟確實是在高位上運行的。我們不能單獨就9.5%這個數字來論高低、評好壞,要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從這方面看,去年增長的質量還是不錯的,效益也不錯,企業的效益、國家的收入、城鄉居民個人收入都有比較大的增長。
李德水同時表示,2005年的宏觀調控將更具有創造性,我們的經濟增長千萬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更要注重效益和質量�!拔覀儾荒芎唵蔚卣f我們是否實現了軟著陸,現在不像是1993年,那個時候CPI曾經高達24.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高達68.1%。而2004年根本就不是當年那樣的形勢,我國的經濟運行根本就沒有‘離開地面’,處于一種很正常的狀態�!碧嘏捎浾呱坂崗�
新聞鏈接
“綠色GDP”
將納入統計公報
早報北京專訊在國家統計局的改革當中,有關綠色GDP核算的問題尤其引人注意。李德水昨日表示,國家統計局正在做相關課題研究,目前還處在研究階段。他們正在聯合國家環�?偩�、國家林業局等有關部門和相關研究機構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不過李德水透露,作為一個改革措施,國家統計局將在統計公報中專列一部分,也就是第12部分,把為實現經濟增長而在環境、資源方面所付出的代價表現出來。首次改革后的統計公報,將在2月28日正式發布。(特派記者邵鄭強)
新聞縱深
CPI將保持在4%%以內
有關專家認為今年市場物價漲幅將保持平穩早報北京專訊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李德水表示,2004年我國市場物價漲幅有所提高。全年CPI(居民消費價格即物價)比上年上漲3.9%,漲幅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他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受2003年漲價滯后因素的影響。其中,城市上漲3.3%,農村上漲4.8%。
他分析認為,CPI增長3.9%應該是一個在正常區間的數字,2004年上半年CPI增長較快,后來經過宏觀調控,我們把CPI增長率給降下來了。
就此問題記者還采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張立群研究員,他也對2005年我國保持CPI增長率在4%以內充滿信心。
張立群表示,從整體來看CPI增長的趨勢是穩中趨降,導致物價上漲的因素正在減少。他分析這些因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食品價格將持續下降,原因就在于我國實現了糧食大豐收,而且未來幾年很可能也會大豐收;二是短缺的行業供給增長很快,例如鋼鐵、煤炭等的價格上漲壓力已經不大。
綜合以上考慮,張立群對2005年甚至是未來幾年內CPI增長保持平穩狀態表示非常的有信心。(特派記者邵鄭強)
新聞解讀
宏觀調控“助推”經濟增長
國家統計局局長昨日現場解讀2004經濟發展“亮點”“去年宏觀調控要求加強的,如糧食生產得到了加強;要控制的,如投資規模和增速得到了控制。避免了經濟大起大落�!痹谧蛉盏男侣劙l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反復強調了宏觀調控政策對2004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亮點一:25.8%投資增速平穩回落
2004年的中國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關注,各種猜測和議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德水認為,2004年是中國經濟驚心動魄的一年,但又是有驚無險的一年,正是宏觀調控使經濟運行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穩定的因素得到了遏制,熨平了經濟波動,保持了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
在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作用下,2004年中國投資增速呈逐步平穩回落態勢,從一季度的43%,上半年的28.6%,前三季度的27.7%,回落到全年的25.8%。投資結構也有所改善。第一產業投資由上年下降19.6%轉為增長20.3%;第二產業投資增速回落8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采選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回落65.5個百分點。
亮點二:9.0%糧食增產又創新高
2004年的中國經濟在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方面都出現了重大轉機,糧食豐收和農民增收成為去年全年經濟的最大“亮點”。
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04年中國糧食生產獲得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4695億公斤,同比增長9.0%,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五年下降的局面,糧食單產和當年糧食增產量均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36元,實際增長6.8%,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對于今年的農業生產,李德水預計能夠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存在問題:經濟結構還不合理
2004年中國經濟增長9.5%,李德水認為,這一方面確實表明經濟在高位上運行,但另一方面還要看經濟增長的方式。從經濟增長的方式來看,中國經濟還存在很多問題。李德水指出,當前經濟增長還是相當粗放的,煤電油運供應比較緊張,經濟運行總體上繃得較緊。資源約束表現得更突出,所以不能為增長9.5%而沾沾自喜,要更多地看到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特派記者邵鄭強
相關新聞
今年一季度起
GDP將統一發布早報北京專訊昨日,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此前有傳言說我國要成立國家經濟調查局一事純屬假消息,根本就不存在這一回事。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我國將成立一個名為“國家經濟調查局”的機構,該機構可能獨立于國家統計局之外,由國務院直接管轄,但級別不會比統計局更高。這一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在全國統計系統內部,甚至社會各界引起軒然大波。
李德水昨日還透露,即使不成立國家經濟調查局,國家統計局依然會一如既往地推行改革。今年國家統計局又推出了一整套改革的措施,一個是規范地區GDP的核算方法,主要是統一規范國民經濟核算的方法和標準,保證核算數據的準確性。第二項改革是建立地區GDP核算的聯審制度,各省GDP核算后,由國家統計局組織聯審。第三項改革是上收統計數據發布權。從2005年一季度開始,各省市自治區將不再自行發布GDP數據,由國家統計局統一發布,否則無效。還有一條措施是國家統計局成立了國民經濟核算專家咨詢小組,由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的有關專家共同組成,而且建立專家咨詢制度,每一季度國家統計局都要請專家來做評估咨詢,這樣可以使核算工作更加透明、公開。(特派記者邵鄭強)
哈爾濱電站集團生產車間工人在工作。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2004年中國工業增加值62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