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青島邁入特大城市行列 山東形成協調發展城市格局
山東半島城市群是沿黃7大城市群中唯一處于成熟階段的城市群,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近年來,山東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做大做強縣城,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形成了2個特大城市、9個大城市,8個中等城市,75個小城市,1072個建制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編制實施山東半島城市群規劃。2017年初,省政府批復實施《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統籌推進空間布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要素市場、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六個一體化”。完成了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發展戰略研究,提升濟南、青島核心城市能級,萊蕪撤市設區劃入濟南市,青島即墨撤市設區,進一步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濟南、青島城市建成區人口超過500萬,邁入了特大城市行列。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入實施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開工建設濟萊高鐵、魯南高鐵菏澤至蘭考段、濟鄭高鐵和黃臺聯絡線,高鐵通車里程超過2000公里,省內高鐵成環運行;濟青北線擴建完成,濟泰高速全線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700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組建山東港口集團公司,全省擁有3個過4億噸大港,沿海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5億噸,居全國第二;煙臺蓬萊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和新建菏澤機場項目初步設計已獲批復,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基本建成,現代化港口群、機場群向一流水平邁進。全面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電力、油氣主干網加快完善,煙臺龍口南山LNG接收站獲得國家核準批復,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4100萬千瓦以上。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16市城區5G網絡全覆蓋,136個縣(市、區)主城區連續覆蓋。
大力培育新生中小城市。2016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新的中小城市培育實施方案和特色小鎮創建方案,公布了8個大城市、15個中等城市、15個I型小城市,10個新生小城市、30個重點示范鎮培育名單。深入滕州、金鄉、鄒平等地開展調研,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每年組織開展中小城市培育試點評估,分析問題不足,完善改進措施,壽光市達到中等城市人口規模標準,莒縣、乳山、禹城等達到Ⅰ型小城市人口規模標準;22個特色小鎮入選國家級特色小鎮,數量居全國第二位。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建 報道)